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遇见霍童 > 导游服务 > 正文

蕉城这个“红色”的神秘小村庄,还没去的快上车!

2017-10-07 09:14:00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坑头。冲这村名,就知道它掩没于重山之中。果不其然,自霍童古镇驱车西进,青山连绵,坡道,弯道,蜿蜒不止,狭窄的乡村道路仿佛被成倍地拉长。

 

 

霍童坑头村就在这座雄伟的山上  图/唐招增 

 

  炎炎夏日,人浸泡在空调车箱里,沉闷在所难免,何况还是马不停蹄直奔目的地的旅途。车窗外几度掠过小桥流水人家,查看地图,该是石桥和凤桥吧,它们就这样从眼前一扫而过,尽管它们也是我溯流霍童溪计划中所要到达的地方,现在以这样的方式,算是正式叩访之前先意外地匆匆打了个照面。

 

满目青山郁葱葱  图/唐招增 

 

此后的路上,眼里便只剩下一座山。这座山,不知有名无名,几处尖峰耸起于山顶,起伏有致,各具情状,且有水墨的味道,一经出现,便以其独特,从群山中跳出,成为难以转移的视点。一路上,它牵引着我的视线,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变化着。归途中,在最后一个可拍摄的地方停下,用长焦把它拉近,夕阳的光芒挨着它右侧方的山脊,却被前山挡住了。夕阳山外山,在目送之间,默然挥别。可惜,这一天的这一刻,没有太好的云朵,“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此情此景,就留给想像了。

 

 

  东走西窜,每次抵达,就算是盘算再好,都难免包含着某种意外的味道。一脚踩在坑头,就有这样的感觉。坑头,坑于山中,我初来乍到,还没有摸到它的头。说起来,那是巴掌大的一个地方,三五步就可以走遍全村。问其人口,说是一百八十户,七八百人。

 

 

一条小涧从村中流过,民居房舍散布于小涧左右山地。左岸地势较高,有小山头,山头上有亭翼然,唤作“红军亭”。

 

 

这个村庄的色彩,便由一个“红”字而定调。红军亭侧下有小广场,广场上树着一座纪念碑,碑后方是梅坑革命历史展览馆,馆前方挺立一杆红旗迎风飘扬,馆右后侧有一栋土墙老木屋。这老木屋便是1934年7月成立的宁德县苏维埃政府的旧址。烈日之下,陈年遗迹,唤醒了红色年代的记忆。

 

这里是宁德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图/唐招增

 

  在村中走动,忽见临涧石墙狭道处有一座小亭,亭上题曰:逢安亭。逢安。如此二字,足慰旅途。何处不相逄,随遇可安心。我这样品味着,打量这亭子,它就在村庄僻静的低地,默然自处,仿佛村庄中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生态之茶致富之茶  图/唐招增

 

  群山环绕、树木掩映的坑头,房前屋后,多辟为园地,种菜栽瓜,自给自足。不时可见农人劳作的身影。爬满绿苔的巷道,被风雨剥蚀的土墙,颓坏的老屋……触目所及的这些景象,很容易把你带往乡村的深处,你会疑惑,时光是新的还是旧的?或者,你还会在脑子里翻动一下“生活”这个词汇的含义。

宁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图/徐烽

 

  相似的乡村,各有各的不同。坑头村中小涧右岸上耸着一簇小小的石头山包,那是沙质的极易风化的石头,坑头人在那上面勒石刻字,管它叫“龙珠”,说是头前五座山齐齐朝这里扑过来,那是五条龙来抢这个珠。沿着小涧往上,遇一小浅潭,栖游着三只红鲤鱼,却瞥见涧旁石壁上凿两个擘窠大字,便知这潭叫作“龙潭”。坑头小涧源自哪里?流向何方?跟村里人攀谈,略知来其自池头。查看不同版本的地图,大概便了解到它的源头甚为驳杂,池头只是其一,此外还有八斗丘、上洋、牛头山、八岩顶山等诸多出处,我尚无把握这样解读地图是否确切。小涧流水的去向,是过了三涧溪水电站,汇入霍童溪大道口与柏步之间的流段。在这里,无意之中,我寻到了霍童溪源头上一脉小小的支流。

 

·End·

 

责任编辑丨詹璐楠

值班主任林翠慧

执行主编黄钲平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