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推荐-旧 > 正文

香火宁德の女神与天后宫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6-11-10 15:27:49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郭文辉

 
●●●
 
宁德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长达943.2公里,沿海群众一直奉祖娘娘为海上保护神,境内现存天后宫多达70余座,有信众数十万。蕉城区蕉南街道福山街东门外街尾的宁德妈祖庙便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后宫。
 
 
历经千年的文化传承
 
 
在男尊女卑的建社会,福建却有一个罕见现象——女性神明很多,该宫即为典型。它主祀祖,配祀仍为两位女神:兴建莆田木兰陂的四娘和闽台妇孺保护神靖姑。三女神仪态万方,端坐大殿。
 

供奉三位圣母的大厅

 

妈祖娘娘

 

大殿正中恭奉着默海神(俗称妈祖),其系唐九牧林薀之七世孙女。林默曾祖父林保吉,官拜后周统军兵马使,后弃官归隐莆田贤良港。祖父林孚,官拜福建总管,父椎愿,官都巡检。林默于宋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诞生于湄洲湾北岸贤良港(今忠门山山亭乡港里村)。民间相传,林默出生至满月仍不啼不哭,故取名“默”亦称“默娘”。她天性聪明,自幼熟悉水性,通晓天文地理,能观天象预测天气变化;她研习医理,熟知民间中草药,常为乡人治病防疫。她矢志行善济世,助消灾,打救海难渔民,深受乡人和渔民尊敬。林默于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卒于湄洲湾,年仅二十八岁,终身未嫁。默娘“羽化升天”后,乡人感其盛德,于湄洲岛上立祠祭祀,尊称其为“妈祖”,福建九牧林氏族裔则称其为“祖姑”,宋、元、明、清历代朝廷有敕封,被累“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当代则称之为“海峡和平女神”。
 
圣母钱四娘
 
左侧圣母四娘,福建长乐人,生于宋皇祐元年(1049年),16岁时携其家资,到莆田创筑溪陂,因陂被毁投水自尽。因钱四娘有功德于百姓,宋朝廷封其为“惠烈协顺夫人”,俗称钱夫人。此后朝廷又加封她为“妃”,有人将祭祀她的庙改称钱妃庙。
 
 
圣母陈靖姑
 
右侧圣母靖姑(公元767-791),祖籍福州仓山下度。相传她早年学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二十四岁时施法祁雨抗旱,为民除害而殒身于古田临水。陈靖姑死后深得人们景仰,并受历代皇帝封赐。陈靖姑也深受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侨、华人敬仰,由“临水夫人”陈靖姑而繁衍派生的陈靖姑文化涵盖着历史、文化、民俗、社会、人文等诸方面,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仅湾崇祀临水陈夫人的庙宇就有200多座,配祀陈靖姑神像寺庙的也有3000多座,信众数百万人,成为与“海上女神”妈祖齐名的“陆上女神”。
 
 
两百五十年香火不息
 
 
走进宁德天后宫,极具东寺庙建筑特色的高峻大门和风火山墙,让天后宫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抬眼望去,天后宫主体建筑左右对称,坐东北向西南,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戏台、拜亭、正殿、后殿、偏殿。戏台精致,两侧建双层回廊,钟鼓楼、拜亭一字排开,檐角飞翘,也很精巧,为歇山式屋顶。拜亭处可见极有特色的两根花岗岩浮雕柱,一凤在下驻足引颈,一凤在上盘旋呼应,是为女神殿的象征。
 

天后宫大门

 

古朴典雅的古建筑

 

古朴典雅古戏台

 

凤柱

 

玄武岩镂空石龙柱
 
两侧陪除了千里眼、顺风耳,还有弘扬妈祖功迹的历史名人,如宋代抗金名士富,明代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尧俞,明代七下西洋屡受妈祖庇护的和、清代为收复台湾的功臣启圣、名将琅等等。后殿则毫无例外供奉妈祖及其父母神像。两廊还奉祀海龙王。
 
四海龙王
 
“这座祖庙是由鄞江靛商筹建的。”据区文体新局工作人员介绍,清朝时,宁德出产靛青,交易量占全国的90%,产品都销往纺织业发达的江浙一带。当时的交通主要靠运。“没填海造地之前,妈祖庙的前面就是大海了。所以,靛商们就在这里集资筹建妈祖庙。”
 

如今,妈祖庙大殿正中还悬挂着一块咸丰年间的牌匾:寰海蒙庥。落款为:钦命提督福建水师全省军门世袭云骑尉,鄞江钟宝三。龙岩汀江旧称鄞江。当时的靛商大都来自那里,所以才会请鄞江的名人钟宝三来题匾。这块匾表达了对妈祖娘娘保佑海商人平安的感激之情。

 

国共谈判旧址

 

天后宫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咸丰元年建大殿。1937年8月,中共闽东特委与国民党军政当局在天后宫举行谈判,最后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这里又成了共谈判的革命旧址。解放前,由于天后宫年久失修,经年关闭。解放后,天后宫一度成为粮食仓库,许多地方被改建。“文革”期间,门楼、戏台、拜亭等被拆毁,只剩余正殿、后殿、偏殿。1980年11月,原宁德县(现蕉城区)人民政府公布天后宫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2月,宁德县(现蕉城区)人民政府将天后宫辟为博物馆。1989年2月,宁德县(现蕉城区)编制委员会同意成立“宁德县(现蕉城区)博物馆”。此后,博物馆对天后宫的正殿部分进行了修缮,于1999年5月开始不定期对外开放。2004年3月,为了充分利用文物、保护文物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对台文化交流,蕉城区文体局成立了“宁德妈祖文化研究会”,负责对天后宫进行开发、管理和保护,并开始对外陆续开放。同时,天后宫还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对内部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2009年,全面完成对天后宫偏殿的修复工作,并作为博物馆的展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2009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天后宫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博物馆)成为蕉城区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跨越海峡的情感认同
 
 

宁德妈祖庙年均举办春秋祭祀活动,分别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参拜人数达人,使妈祖成为本地影响最大,信众最多的“海神”, 妈祖庙自建成之日起,火不息。

 

宫庙前厅

 

德与湾一衣带水,三都澳距离台湾马祖岛仅25海里。闽东、马祖两地耕海牧渔习俗相同,让海上保护神妈祖娘娘成了两地群众共同的文化信仰。2011年底,宁德妈祖庙被列入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成为对台文化交流重要窗口。近几年,随着宁德和台湾济往来的加深,两地群众妈祖文化交流也得到长足发展,给闽台民俗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内涵。浓烈的妈祖信仰让两地群众相识、相知,交融成新的价值认知与情感,结香火之因缘,蕉城与台湾基隆等地联姻人员逐年增多,涉台婚姻数量居全国前列,成了闽台民俗文化交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同胞渴望和平统一,借助妈祖信仰这条纽带,民间交流火热升温,近年来,来此参拜的台商络绎不绝。地处三都澳港湾的宁德,几乎有水的地方必有后宫,像城区、三都、飞鸾、漳湾、南埕、礁头、碗窑、霍童等乡镇村,均供奉妈祖海神。弘扬妈祖文化,对于当前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以及纵深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End·

 

责任编辑:黄珊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