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西乡梦 > 洋中风韵 > 正文

老街的叹息与希翼!

2015-04-30 11:41:20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文图/林翠慧

 

 

  清晨5点30分,硬撑着起床,有些迷糊。

 

 

  出门,昏暗,微雨,摩托车一路向西,自由穿越在洋中2公里长防洪堤畔。拐个弯,我忐忑着,期盼着,一切只为了那个在洋中镇区街尾一个叫老街的地方。

 

 

  兜兜转转,在北洋入口一处大圣宫前的空地上停车,熄火,下车。环顾四周,路灯昏暗,灯光透过枝叶,微微洒落,朦朦胧胧,带着一种年代感。

 

  前方,黑漆漆一片。摸黑扶着桥栏,跨过一座小桥。小桥的桥面一半是平面,一半是台阶,挺别致。由于挨着庙,当地人习惯性地称之为“庙桥”。

 

 

  过了桥,便是传说中的东山老街。老街长约300米,宽约3米,有些房屋挂着两排不亮、发旧的红灯笼。

 

  天蒙亮,零星几处微弱灯光从卸了的木板门窗里透出,我们知道,老街快醒了。

 

 

  5角、1元、2元

 

  木条棚架,铺上透明略发黄的塑料薄膜,雨水滴答,凉风瑟瑟,发出悉索的声响。

 

 

  就这样一个简陋的门脸儿,罩着一个怀旧的老品牌光饼店。木柱已经发黑,大抵是潮湿的缘故,四周的墙壁说不出是什么颜色,姑且认为是白色、黑色与灰色的调和色,像极了时间沉淀的印迹。

 

 

  光饼店有挂牌--“舌尖上的宁德拍摄点”。街坊四邻,八方游客,都爱光顾。毕竟,这条街上,还保留传统小吃的就所剩不多了。

 

  时针指向7点时分,准点开门,门口已有点小“排场”了,几个穿着朴素的老头正坐在凳子上,喝茶,聊天,另外4个凑齐了一桌,打起扑克。

 

 

  “天天到老街喝茶,会一会朋友,是我们的习惯,几十年改不了。”84岁的村民陈老发是光饼店的常客,每天凌晨7点40分,从家出发,步行20多分钟到饼店附近,一壶茶,一袋光饼,几块钱,打发一早上。

 

  正是老年人“顽固”的习惯,使东山老街成了人气最旺的一处。5点左右,天微亮,一拨一拨往里进人,东山街渐渐拥挤起来,嘈杂起来。

 

 

  “从前人来人往、大声叫卖的场景,你们是很难再见到了。”陈老发叹了口气,摇摇头,嘴里念叨着,从前的老茶馆、剃头店、打铁铺、五金店、布店、供销社……应有尽有,不出村,能买到所有想买的。“这也是最初,我们来喝早茶的‘借口’,顺便可以逛逛街。”

 

  陈老发回忆,那时候街道还不是水泥地,买不起石板,只是用狗头石铺一铺,虽然条件一般,可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家家户户全部开店,生意红火,就连城里的人也赶来轧闹猛。难怪有人说,到了老街,有赶集的感觉。

 

  除了开店,来摆摊的村民亦纷至沓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最闹猛。”至今仍然在老街经营面汤店的老板回想起往事,感慨万千,“要知道当年的老街上,下脚地都不好找。”

 

 

  汤面店的老板描述,但凡家里有点鸡鸭鱼肉菜,统统“端”到老街上卖,坐到店门口,由于老街不够宽大,货物摊在地上,一边一排,中间留点空隙,供行人走路。

 

  眼见为实,耳听未必为虚。81岁的村民老周,言及老街,很是感怀。他说,前往陈家洞、北洋村、这里是必经之地,作为一个人流汇集地,它占尽了地利。

 

 

  如今,老街有了新念想。随着洋中镇区道路日渐完善,到城区不过才20分钟的事,老街的“交通要道”地位日益下滑,昔日繁忙的老街开始冷清下来。

 

  没了客流,店铺就没了生存空间,店主们关的关,转业的转业,眼下仅存的店铺屈指可数。“看着老街一年不如一年,真是可惜。”詹福南是小卖部和小菜店的老板,在老街“驻守”10多年。他说,老街让他有太多念想。无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

 

 

  实际上,要论起他经营的这家小菜店的前身,还是一个药店哩,旁边是一个布店,眼下已不复存在。

 

  老街上的“守护者”还有林纪先和周浦义,他们不开店,依旧延续着老街的“摆摊传统”,一个卖鞋垫、卖青菜。

 

 

  老街很短,一眼就能望到头。在尽头处,有一栋房子和老街格格不入,大门敞开,主人从屋里走出来,盯着老街看了好久。“我家本来是开店的,生意不好关了,才改建了房子。”想起几十年的“事业”,她一脸无奈,“虽然茶馆不开了,但我不想离开这里。”“你们知道,洋中要旅游开发吗?这里可是洋中的主镇区”老街上的人全部点头。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有了旅游,来了游客,老街就不再寂寞了。

 


责任编辑:XIEY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