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联盟 > 幸福福鼎 > 正文

探寻瑰丽宗祠文化 留住那一缕“乡愁”

2014-08-14 10:54:40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现如今,宗祠成为承载“乡愁”文化的一个载体,对于在这里成长的人们来说,宗祠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儿时的记忆。有些祠堂甚至曾扮演过学堂的角色,祠堂里有曾用作学堂教室的分区,不少学生的小学生涯都是在祠堂里度过。

宗祠,也称祠堂,是家族议事、供奉祖先、传承礼德、团结族人的重要场所,是乡土文化的根。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来诠释时代文明”。

祠堂文化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凝结深厚的血缘亲情,是一项重要的特色文化资源,也是对台港澳、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宗祠来寻根问祖,宗祠的家谱由专人保管,上面记载着家族的历史,也是人们寻根的一个重要依据。

古代祠堂一般由大门、仪门、走廊、明楼、享堂、寝堂等组成。有些祠堂在后部开辟庭院、花园,不少祠堂还附设戏台。

享堂是祠堂的正厅,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处,因此空间最大、用材最考究。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所,在里头均设有神龛。

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人的千秋功过,于祠堂家谱中可见一斑;华夏祖先、历史传承,从祠堂的谱序流传中可知。

弘扬乡规民约、家规祖训等优良传统文化,点头镇首次开展宗祠文化普查工作。深入后井方氏宗祠、柏柳梅氏宗祠、山柘王氏宗祠、西洋美彭氏宗祠等现存的宗祠,进行田野调查、影像资料采集以及文字资料的汇总。

系统整合散落在全镇的宗祠文化信息资源,摸清镇宗祠文化的家底和资源现状,促进当地“乡愁”传统文化。

图/朱乃章 文/林宇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