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遇见霍童 > 古镇文化1 > 名人 > 正文

黄以褒先生和他的私塾

2015-10-12 09:56:44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作者/黄其逢 

      黄以褒(1890-1964),号一皤,宁德霍童街人。省文史馆馆员。以褒先生年幼聪敏,深得族人喜爱,教以识字,过目不忘。清光绪二十年春节,先生年甫五岁,族人肩背他寿诞人家,指着寿幛、楹联,要其认读,赏以糖果,他却能得到满褡裢的糖果回家。后经族人推荐,进双峰书室就读。十一岁时,即与两胞弟上山砍柴,过着亦读亦樵生活。十三岁,赴福宁府岁考,取进甲辰科第十九名庠生,成为科举制度最后一科秀才。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进入宁德莲峰学校,终因家贫辍学。而废科举后,也没有机会应试,就先后在咸村(现属周宁县)、霍童、漳湾、南埕、蕉城、三都等地,设塾授徒直到1953年,教读生涯将近半个世纪。1953年冬季以后,就在蕉城租店卖字。1957年3月,受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64年11月逝世。以褒先生自1921年至1936年,在蕉城设塾,取名培英斋,为办学鼎盛时期,被誉为桃李满蕉城那时的青年学生,以能进出培英斋为荣,而该地也随之改名培英路。培英二字,至今仍沿用于路巷地名和居委会名称。
​      私塾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学校,具有几点办学优势,所以到民国期间,不但在乡下,就是在县城,它仍能生存与发展。解放初期,据县教育科1950年6月综合资料,全且还有32所私塾,学生739人。以褒先生的私塾和其他私塾一样,设备简朴,经费开支极省,有一张讲桌,一块用白芨(有粘性)磨硃砂的砚。一支毛笔,就可进行教学。但他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教学方法,则不是一般私塾可以比拟的。以褒先生于1936年至1938年间在三都设塾时,我曾在其塾中受业,耳闻目睹较多。辛亥革命后,他接受革新思想,传播新学。旧时所用的《三字经》、《千字文》、《五言杂字》等,他已不用,采用民国初期颁行的初级小学所用的《共和国国文课本》,一共八册,作为儿童启蒙教材,读完后,有了语文基础,接下就教读;四书、《左传》、《幼学琼林》、《古文析义》等。有时应家长的要求,他也教起《戚林八音》这种古时的拼音。
​      总之没有统一的课本,也没有统一的进度,同读一本书,可因程度不同进度不一样。他的教学过程是这样:每天上午授新课,学生可单独或二三人一组到讲桌前,背过身诵上一天所学内容;以后教师用红笔点新课,边点边读,学生轻声跟着念,点完就讲解课文,有的只部份解释,最后在书头上写上日期,布置习字的内容,到此授课便告结束,学生可回到座位上去读书或写字。一个上午要把三四十个学生新课授完。先生讲课是用方言,解释课文,字字都要有着落,之乎也者都不含糊。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其中的夫字,也要用方言表示出来。他认为这样才能把语文基础打好。每天下午,教学活动就较灵活,一般有检查习字薄,先生用红笔在簿上写得好的字旁画一红圈,学生称之为吃蛋,这个办法会使学生天天认真写字。有时他教学生做对句。他曾讲过一个小故事:以前有个塾师,课前看到学生嬉戏,从案上跳到高凳上,从高凳上跳到矮凳,再跳到地上,便出一句:三跳跳到地,对学生说,如果对不上,以后就不许再做那种游戏。一个聪明的学生顺口对出:;一飞飞上天,塾师惊叹不已。以褒先生还告诉说,做对句如碰到同意字,难度就大些。如:李投鲤,鲤惊李,李沉,鲤浮鲤知理,有人对:渔网鱼,鱼恶渔,渔来,鱼去鱼不愚。他说,如果碰到变音字,难度就更大。他又说个故事:从前某一朝代,国势衰弱,对邻邦强国用绸缎玉器相笼络,以求一时安宁。有一次那强邻国王以轻蔑口吻出几句,叫使者对:朝无相(念象),营无将(念酱),汝国中,玉帛相(念箱)将(念浆),将(念浆)来难保。使者想了一下,对曰:天难度(念惰),地难量(念亮),我皇上,乾坤度(念杜)量(念亮),量(念亮)亦无妨。自我安慰一番。以褒先生语文知识丰富,有时结合课文运用谜语,让学生猜。如《孟子》书中有一句:何可废也,以羊易之,这佯字是较易猜的。又一次,他写了个人,令猜《孟子》中一句。经多方启发提示,学生才猜出:嬖人有臧仓者阻君,君所以不果来。先生说,本来不错,只是臧字没有用上,应该猜为既不能令,又不受命。还有一次,简直把学生难倒:重(念虫)栏一角夕阳红,也猜《孟子》书中一句,最后由他说出:推恶(念务)恶(念扼)之心。学生还是不理解。他解释:恶恶之心推掉,剩下是亚亚,这便是重栏,因为亚字如栏杆(亚字指繁体字),一角夕阳红是因为恶(念务)字,要用红笔在右上角画半圈(旧时多音字的符号),如夕阳红。下午教学活动还有作文,他要求作文中要多用读过的课本词句,用得越多越好。有时先生也讲解聊斋,他对该书构思奇妙,语方生动,极为赞赏。但他只抽其中能为学生理解的篇章讲解,如《劳山道士》、《胭脂》等,让学生从《聊斋志异》中学到写作技巧。以褒先生工于诗词,擅长书法。他是宁德鹤场吟社员,但其诗词,大多失散,只留下40余首作品。他也教学生学习诗词创作,培养出许多诗词人才,其中健在的如现任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副主任黄建琛、安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彭坚、江苏镇江电视大学副教授彭强等人。
​      总之,以褒先生讲解课文、教授诗词,生动透彻,善于引导启发,经他教过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
​      作者简介:黄其逢:1922-1995,宁德飞鸾人。1936-1935年间,黄以褒先生在三都设立私塾,其逢曾在塾中受业,学业甚佳,颇受先生所爱。1948年由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在县立初级中学、后改宁德一中任教,直到退休、逝世。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