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遇见霍童 > 古镇文化1 > 名人 > 正文

黄树荣传

2015-10-12 09:55:35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黄树荣(1863—1923)字作敷,宁德霍童石桥人。16岁应县试人邑痒,以优异成绩名列一等廪生。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诰授朝议大夫,任户部江南司主事。值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黄树荣面对“庸碌无所见”的京城政界,十分愤慨,毅然辞职归里。
       光绪二十九年,黄树荣谒部改选,朝庭加以同知衔,授广东茂名县知县;先后调任广东阳春,龙门县知县。任内廉正奉公,深受人民爱戴。后调省会,历任广东全省警务公所总务科科长、臬署审案委员、勤业道署会计科科长、高等警官学校督署、行政会议行政委员等职。
       清宣统元年(1909年),黄树荣为考察警政,由广东赴北京,得识中国第一位世界语文化名人林振翰,成为忘年之交。公务之余,读史乘、论时局,每夜不倦。林振翰赞黄树荣“其气之壮、意之新、有非精强少年所能及者。”此时,黄树荣潜心研究中外学“法律、政治诸书”,阅读新报刊,接触西方文化与科学。在清“新政”时期设立的咨议局(民意机构)工作期间,他“筹办新政,不遗余力”。黄树荣在辛亥革命以前认为:“社会主义为世界最新学说”, “欲强国,非由家族主义进而趋于社会主义不可。”辛亥革命之后,广州黄花岗起义,对黄树荣鼓舞极大,他毅然与同盟会联系,参加活动。辛亥革命胜利后,黄树荣奉命从广州返闽,担任新成立的福建省议会议员。不久,又当选为南京国民国会议员。黄树荣比孙中山年长三岁,以老诚卓识,深得大总统器重,并为议员们所敬爱。其后,黄树荣还担任南京参议院议员,交通部咨议、全国经济调查局及政治讨论会委员等职。
       袁世凯篡权后,黄树荣进行曲折斗争。他在国会内部组织公民党,会外则成立进步党。民国2年(1913年)袁世凯动用武力,演出窃国闹剧。黄树荣目睹这场政变,投入“二次革命”,积极护国讨袁,“斡旋时局,呼号奔走,备极劳瘁”。同年11月,袁世凯派李厚基带兵入闽。民国5年3月,袁世凯晋封李厚基为建威将军,福建督军。李青云直上,野心更大,公开要挟解散国会。树荣挺身而出,积极配合闽中革命党人开展“倒袁驱李”斗争。他曾为在京福建同乡会拟写密电《致福建民军各首领电》,痛斥李厚基。他还根据当时福建战事蔓延的局势,召集旅京闽人紧急会议,提出挽回危局的建议。
       民国5年,段祺瑞上台,对外卖国,对内独裁。孙中山领导开展护法运动。黄树荣以疲惫之躯奔走“护法”。民国6年6月,军阀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黄树荣被迫“退处田间”,回宁德故乡教书。民国8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改组国民党,提出“恢复国会”,黄树荣当即返京,继续进行护法斗争。
       民国9年11月,孙中山回广州重组新政府。黄树荣以国会议员身份,致函唐继尧,促其遵守民国宪法,并支持孙中山参加北伐的计划。黄因此而“见重于世”。
民国12年12月24日,黄树荣卒于北京,亨年61岁,葬于北京西郊香山。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