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遇见霍童 > 古镇文化 > 正文

别不信!宁德至今还留存着隋代修建的水利工程

2015-10-23 16:47:14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在福建宁德,至今留存着1400多年前,隋代修建的水利工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隧道水利工程。直到今天,这些水渠仍然为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千年水渠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是隋朝的谏议大夫黄鞠,他被当地人成为“土主”。

 

 

 

然而1000多年前,

没有火药,

没有先进的测量仪器,

黄鞠凭什么在坚硬的花岗石中,

开凿出这些水渠,

千年水渠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择水而栖,依水而居”自古以来人类亲近大自然的本性。有水则兴,无水则衰,也是自然社会普遍的规律。数千年来,水成为人类选择居住地点的先决条件,水更可以说是农业的命脉。

 

 

在石桥村村委书记黄亨达带领下,我们来到龙腰水渠的遗址,原来的隧洞现已成为明渠,清澈的河水正沿着渠道流向农田和村庄。据说这条水渠原本全长1500多米,但如今能清晰看到的只有七八十米。龙腰水渠有一米多宽,最深处达五六米,水渠中流水潺潺,而在水渠的两边全是坚硬的花岗岩,当时修建水渠的难度可见一斑。龙腰水渠的水流落差相当大,按照水流的落差,在这里修建了五级的水碓楼,利用水的动力进行磨麦,舂米,榨油等农副食品加工。水渠经过五个石碓楼后就灌入霍童洋,其中一部分是从水渠流到村里,然后回到霍童洋。在生产力低下的1400多年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举措。而当年修建的五级水碓楼,因年代久远已损毁。

 

 

1956年村民在龙腰水渠的基础上,在水碓楼尾建起了闽东第一座水利发电站,并且这座小型的水利发电站,供应了当时霍童全镇的用电。

 

开凿这条造福民生的水利工程到底是何许人也?

在当时落后生产力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开凿的呢?

 

“这条水渠的开凿者是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他目睹了隋炀帝穷奢极侈,滥用民力,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他的父亲以“国以农为本”苦谏,触怒隋炀帝,结果被关进打牢并处死。黄鞠一气之下弃官,远途跋涉,避难入闽,最终来到霍童开基立业。”黄亨达告诉我们,当时黄鞠到达霍童后,有一天,他和姑父朱福在饮酒中,说出了开辟霍童盆地的构思,要把霍童洋南岸开发为良田造福百姓。朱福见黄鞠胸有鸿鹄大志和福民之愿,听了以后万分感动,于是将霍童这片土地让给了黄鞠。

 

 

霍童溪是宁德的母亲河,黄鞠看到霍童溪的南北两岸,各有五六千亩肥沃的三角洲,虽然霍童溪水是近在咫尺,但是由于岩岸较高,这些水资源却不能为农业所灌溉。黄鞠与姑父朱福换地之后便立即着手勘察,并设计规划引霍童溪的水用于农业灌溉和解决村民生活用水的水利工程。

 

 

前霍童溪水比现在更蜿蜒曲折,溪水绕过狮子峰下,在石桥村处不远外的金钱渡,直插炼丹岩下,沿山边至红亭流出境外。石桥村前面呈三角形,面积千余亩,溪水近在咫尺,却无法利用灌溉。于是,黄鞠在隔座山梁的大石溪上筑坝拦水,挖了近三里的渠道,至村后地名名叫“龙腰”时,全是坚实的花岗岩,必须穿过龙腰,才能将水引到石桥来。

 

 

这时遇到困难了,当时有人说:“斩断龙腰就要斩断官贵”,而黄鞠坚持的是,不要一家贵而要发万家。这项工程难度极大,原始的生产工具,要凿通几十米坚硬的花岗岩,谈何容易。民间传说,因为龙身过脉,第一天凿开的山石,隔了一夜,第二天又生长合拢起来。我想这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工程的艰巨,那时没有测量仪器,采取土办法.挖上一段放上一个小石佛作为标高,经过几个春秋的努力,在龙腰凿穿了几十米长的引水隧道,就是志书上说的渡泉洞。

 

 

黄鞠把水引到龙腰后,对于水头、水力又作出了科学的安排,五级跌水,建了五个水碓楼,利用水力加工农副产品。随后,他在石桥村建了日、月、星三个湖,蓄水防旱、防火。并将灌溉用水引进村庄,蜿蜒的水渠环村而行,当地人叫“三只蛤蟆九曲水”。其实就是让水蜿蜒的经过村庄,并在水渠的转弯处放置一块石蛤蟆,不断调节水流速度,依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导河水巧妙转弯。溪水在村里环绕一周后才转出村,这样不仅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问题,又使水中增加肥份。

 

 

以上工程安排,足见黄鞠用水之巧。农业的开发后,先进技艺的引入,推动了霍童区域经济,文化艺术等的迅速发展,成为五县农副产品集散枢杻,繁华于一隅,逐步成为方圆数十里的经济,文化中心。

 

·End·

责任编辑:luna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