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高山明珠虎贝 > 推荐 > 正文

自从这么做之后,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2016-07-13 16:18:32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林晓兰

 

大梦君说:

打赢攻坚战,同步奔小康是我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蕉城区是一个农业大县(区),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尽管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如何寻找一条现代农业开发与精准扶贫最佳融合的路子实属一个新课题。蕉城区涉农部门对此进行了大胆尝试,使全区广大贫困农民真正得到了现代农业开发带来的好处。大梦君将带你走进虎贝、石后、赤溪等农业重镇,看一出蕉城现代农业的“扶贫大戏”。

 

  “旅游新天地,生态好风光。林茂竹更丰,蔬菜名气扬。”素有“高山明珠”之称的虎贝镇农业资源丰富,全镇耕地12643.5亩。依靠独特的高山气候优势以及土地条件,现代农业成为虎贝镇发展的重要产业。

 

  如何切实发挥农业产业的效益,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成为近年来虎贝镇领导干部不断探索的问题。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虎贝镇引进福建万融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照“政府服务,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思路,在政、企、民之间搭建起有效的桥梁,将传统农业模式慢慢过渡转变为“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新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的效益,走出了一条别致的精准扶贫路。

 

 

牵手“万融”上演“扶贫好戏”

 

  2014年,万融企业负责人郭联春带领团队来到虎贝镇,投资近3000万元,打造高海拔山区绿色无污染优质蔬菜种植基地。不到两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已建设有智能育苗温室1200平方米,冷链仓储5000立方米、冷链物流车队,以及万融农业科技研发大楼等硬件设施。

 

  走进万融农业园,平整肥沃的土地,鳞次栉比的大棚,生气盎然的育苗大棚印入眼帘……

 

  这边“风景独好”,那边的东源村村民却鲜有收入,这一鲜明对比很快就让东源村的村干发现了。为什么不借助万融公司的优势进行发展,搭一次“春风”?于是,在村干的热切期盼下,在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万融”与东源村正式进行合作,上演了一出“扶贫好戏”。

 

 

  合作采用“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由万融企业租下村里土地支付土地租金,再投入基础设备以及技术支持,占百分之四十股份,农户成立合作社按生产成本投入少量资金并以出工(劳动力)作为资本,占百分之四十股份,剩下百分之二十股份归管理人员所有。

 

  “万融是专业的农业企业,平台很好,我们就一直在想合作社是不是能够借助这个平台,找到合作方式。” 区农业局局长张昌会说,“缺少资金、设备以及技术的农村合作社需要转型,如果可以牵手龙头企业,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村民种植方式零散单一,产量低,效益少,形成不了规模,村民务农积极性日渐消退,绝大部分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土地抛荒严重。而以村民合作社进行发展,又面临资金不足、设备不齐、技术不强的窘境,同样寸步难行。

 

  万融企业的到来,就像一场春风,吹起了村民发展农业的信心,也给特困群众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劳力入股 扶贫成效初显

 

  “在家门口找到事情做了,一天150元的工钱,生活越过越好了”6月27日,在园区里劳作的77岁高龄黄郑成欣喜地说着。他是虎贝镇东源村的贫困户,唯一的女儿身患重病并需要长期吃药,一家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由于年纪大了,黄郑成难以在外打工,因而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生计。

 

  今年年初,东源村村民主任李枝辉告诉他,村里成立天冠山水果专业合作社,并与福建万融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可以在园里给他安排一个活儿。听到这个消息,黄郑成很高兴,一天150元的工钱对于这个靠低保过日的家庭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与黄郑成一样家庭贫困的村民,村里还有10户,其中6户被列为精准扶贫户。如何解决这些人的脱贫问题,如何改善村里环境,成了村两委的心头石。

 

 

  “我们村一共一百七十多户,基础条件不好,年轻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发展变化不大。”就在一筹莫展的境况下,李枝辉找到了万融企业。在区农业局以及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李枝辉带动村民成立了天冠山水果专业合作社,以出工(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和“万融”展开合作。

 

  “以往,要么是我们自己成立合作社进行种植、销售,但技术难以保障;要么是企业直接收购初加工产品,但利润单薄。” 李枝辉告诉记者,如今这一合作方式既能盘活村里的资源和劳动力,又能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村里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

 

  由于今年草莓的行情比较好,“万融”和天冠山水果专业合作社便将目光投向了草莓育苗,由合作社带动村里剩余劳动力投入到草莓项目,也给村里的精准扶贫户提供了打零工的机会。

 

  “下一步准备扩大种植面积,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贫困户申请扶贫贴息贷款,一起入股,一起分红。”李枝辉对此充满信心。

 

实现双赢 给力精准扶贫

 

  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原本的单方面扶贫,也变成为了一次双赢的合作。

 

  “搞农业用工成本很大,人很难请,管理也很难。”万融公司负责人郭联春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万融”独自发展遇到瓶颈。用工难是首当其冲的主要问题,请当地农民,可他们积极性不高,效率太低;去外地请人,需要包吃包住,用工成本又增加;再加上恶劣气候影响,往往投入很大资本却收益很小,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合作社的加入既有效解决了万融企业用工难的难题,同时,也让其产品的供应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使企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万融的“好心”,也让其收获了不少回报。由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这一模式,也引来了不少“好心人”添砖加瓦。

 

  “区财政拨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涉农部门做好企业与合作社的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区农业局主任科员陈雅英说道。在服务好农业园区基础建设以外,也为企业及农户提供许多优惠政策,确保新模式下的农业园区稳健发展。现在,万融农业园区完成了水泥路面硬化与镇区主干道相连接。

 

  此外,万融公司还得到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成为省农科院闽东示范区,开启现代草莓育苗基地、新品种设施栽培示范基地、万融多肉植物馆、万融1号葡萄示范区等特色产业共同发展。

 

 

  现在,有了合作社的分忧解难,万融企业有了更多精力可以投入发展食用菌产业。农业园区发展蓬勃,给虎贝镇带来的将是上百人的就业机会。除了每年收取稳定的土地租金,当地村民不仅能在家门口找到赚钱的工作,还能通过加入合作社的方式分享企业利润。

 

  相信用不了多久,“打造产业—提供就业—实现脱贫”这一良性循环将被实现,通过发挥园区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优势,因户制宜、一户一策,与贫困户有效对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End·

 

责任编辑:Hs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