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悠悠赤溪情 > 田园风光 > 正文

东边除了日出,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2016-08-25 16:25:27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文/傅海清 谢舒婕

               

时光匆匆流去

偷得浮生半日闲

到古韵犹存的乡村

去寻求一份豁达旷意  宁静致远的悠然  

 

 
关于东边
 
 

 

蕉城区赤溪镇东边村,位于赤溪镇西南4.7公里,雁乐溪东侧,海拔80米,因在黄田东边而得名(又有因地处河流之东而得名之说)。

 

 

      站在高处远眺,不禁惊叹,一片山水历经岁月的沉淀被修养得如此清丽如画。青山、绿水、屋厝、梯田融为一体,绘成一幅神奇古朴的画卷。

 

东边的村民主要由黄、郑姓构成,黄姓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从霍童石桥迁入,郑姓于1664年(清乾隆二年)从八都云淡迁入。村内主产稻谷、茶叶,蘑菇、甘蔗、花生。

 

 

如今,东边村青年大都选择外出创业,村里多是些老幼妇孺,即便朗朗晴天,却也人烟稀少。行走在村道上,可见现代化房屋与古民居参差而立,但略有不同的是,这里的古建筑丝毫没有修缮过的痕迹,依然保持了始建时期古朴的风韵,而现代化的房屋则占据了很高的比例。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浪潮中,东边村大多数人家都新盖了钢筋水泥的楼房,是赤溪镇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村庄之一。现代化建筑的雅致华丽与古民居的安静古朴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与冲撞,顿时有时空交错之感。

 

 

村道旁有个狭长的小道,水流潺潺而淌。据说这条小道是古时对外贸易的古官道,顺着古官道往前,可见两侧古民居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斑驳厚重的墙体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潮湿的路面布满青苔。

 

 

 

在众多的古民居中有一处显得与众不同,据村民介绍,这是古时东边村的盐商铺。说到盐商,就不得不提到东边村和食盐那段鲜为人知的过去。

 

 

关于“盐”的辉煌历史  

 
 

 

东边村有着悠久的盐业发展史,清代时期,赤溪外货从霍童溪南渡口运入,途径东边,东边村成为当时赤溪镇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盐业在该村迅速发展起来,有些村民因此发家致富,并带动了周边。在鼎盛时期一度出现赤溪镇十字街口半数以上的商铺都是东边村盐商所开。盐业的繁荣缓解了当时群众食盐紧缺的问题,同时推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现如今,东边村依然是赤溪镇重要的形象体现。



 

从古巷道折返,不远处有一棵3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横卧在一片梯田上,树高10多米,直径约1.2米,枝繁叶茂,苍翠浓郁,绿荫覆地,宛如一把撑天巨伞,擎天而立。在一片郁郁葱葱中,一座略显破旧的建筑若隐若现,走进一看,原来此地就是当地人们口口相传的“蓝水宫”。

 
求子胜地—蓝水宫
 
 

蓝水宫是东边村唯一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走进大殿,一尊亲切可人的神像映入眼帘。据说,蓝水宫供奉的是一位慈祥温婉的仙人,唤作陈靖姑,她乐于助人,有求必应。

 

 

过去,蓝水宫大殿神案上摆放着香烛供果,案前设有蒲团,求子者跪于其上。许多婚后许久未孕的夫妻来此虔诚烧香跪拜,从仙人处取一只鞋子带回家悬于床头,第二年返送一只鞋子给仙人,以便后续求愿者分享仙人福泽。许多村民到蓝水宫祈愿后得偿所愿,于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全村百姓聚集到蓝水宫开设公鸡宴,以报答仙人恩泽,并祈求来年多福。

 

 

蓝水宫对于许多求子若渴的夫妻是一种精神寄托与慰藉,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使东边村祈福求子的文化得以保留。

 
荇溪显圣寺
 
 

   往前100米,即到村道尽头,一块标有“显圣寺”三字的指示牌立于交叉路口,驱车顺着指示牌指引的方向而上,山回路转,一棵迎客松高踞于险峻突起的山腰之上,枝繁叶茂,粗可合抱,枝干曲如蟠龙,松姿古朴,树身屈曲,与南屏峰山脚下一脉相连,远看像以躬身之姿迎接八方来客。站在迎客松旁,极目眺望远方,莽莽群山,松涛涌动,百里绵延,一望无际。寺边山水之翠,草木之灵,鸟语虫鸣绘成了动静相宜的美景,让人感叹此处仿佛是一方灵魂的栖息地。

 

 

而崦山古寺,在这片参松翠柏中隐约可见。俯瞰显圣寺,殿宇厅堂,错落有致,亭台楼阁,层层相接,构成了时空合一的整体,既显庄严得体,又不失精雅韵致。据悉,此寺始建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复建于2010年,现主持为定日法师。感圣寺规制独特,构筑巧妙,色彩饱满,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拾阶而上,进入寺门,可见一尊弥勒佛石像正坐在外殿中,两侧是四大金刚,用料考究,雕工精细。

 

 

 

往里是三圣殿,修有僧舍。整座寺庙采用古寺经典的建筑手法,回廊四合,雕梁画栋,精美考究。 僧舍朴素整洁,偶见到身披僧袍的小和尚来来往往。整座寺庙弥漫着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气氛,是静化心灵、寻访探秘的上好之地。

 

 

推开大门走到殿中,木鱼钟声,香烛袅袅,呈现出一幅“古刹晨昏天飘香,佛寺早晚金钟鸣”的美好景象。殿中酥油的味道四处弥漫,烧香拜佛者,虔诚至极。香坛上那只不灭的火烛,供给供奉者世代的香火。恍惚之中好像掉入了一个古老的梦境,又不由自主地迷失在经书、佛像的遥远传说中。

  

置身佛地,好像此刻的时光都在那缕光亮中凝结,不禁感叹人生短暂,聚散无常,来之即逝,犹如百花艳日终归消逝,事事皆非,无不是梦幻。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一切都将被时间的无常洗涤得干干净净。心净则万事皆空,脱离俗事的纠缠,可以认真地修身养性,思索人生。古诗有云:“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佛的启迪和关怀,使我们在感到生命短暂的同时,顿觉生命的珍贵。作为无法超脱尘世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即使不是专修佛法,佛法中蕴含的人生的智慧也会照亮前进的方向,使我们把有限的人生诉诸到无限的求索中去。

  

显圣寺以其古朴壮观的殿、舍、堂、亭、阁、钟、塔、碑等被人熟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造访于此。他们寄情山水,叹自然造化之神奇,题诗缕名、嗟叹人生,得禅之心悟感世事之无常,那些禅意诗韵,仿佛缕缕薄翼,振翅在时空里,往返在自由无碍的禅境中。仿佛我们置身于寂静的深夜,听显圣寺的空寂风鸣,感月光下万物之灵,渐渐归于平静。在夜晚体察到其意境更显得空灵幽深,高远清虚。是啊,此时还有什么世俗障碍不能够“洞察”的呢?

 

 

显圣寺像一方隐士,胸怀智慧却不羁于世。在这样咫尺之外,能有这样一块净地,修一颗禅心,让人生处处莲花盛开,收获无尚的智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禅语,以其高深的处事智慧影响深远,像黑夜中的星火,点燃了无数人的智慧原野,引导他们去追求生命的真谛。

 

 

 

禅修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解尽世间的种种烦恼,将内心负面的情绪化为滋养生命之基的甘露,使人在惊涛骇浪中岿然不动,在狂风暴雨中泰然处之,回归最本原的自己。“为其无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在此间更可强烈感到身处世事湍流中来自内心的召唤。

 

 

 

   远眺显圣寺,庙廓绿荫环抱,还有那栩栩如生的摩崖石刻,就在不远的右下方,还有一个关于“金鸡岩”的精彩传说故事。

 
金鸡岩的传说
 
 

   距东边村800多米的公路上,有一高丈余阔六、七尺的岩壁,其上有一幅摩岩石刻,传说此石刻刻于北宋元丰年间。由于年深月久,绿苔葱掩,字迹模糊,难以一眼看出个究竟来,无形中增添了些许神秘。

 

   传说,宋时赤溪这一带尚未被开发,沿山尽是茂密的森林。一年春天,来了一位青年壮士,见此处满山遍野叶绿花红,鸟语花香,风景秀丽,遂留连忘返。忽然间,他发现路边岩石上有块壁刻,壁下凹进一洞,盘坐一尊石佛。由于他颇通文墨,时而兴至,坐下研读字迹。读到最后一行时,忽然岩隙崩裂,蹦出一头金灿灿的金母鸡和一群小金鸡,在阳光下闪烁着道道金光。

 

 

眼前的景物诱使他分了神,他再也不想研读石刻了。他忙站起来,去捕捉那金母鸡,谁知那只金母鸡一头钻进了石缝。眼看没抓到手,就忙着又去捕捉小鸡,但这群小鸡十分精灵,随之钻进石缝中去,壮士扑了个空。最后只有一只小金鸡,被困到石佛旁,壮士用尽全身力气,将石佛搬倒,终于在佛座下抓到了这只小金鸡。

 

他极为高兴,细细回味刚才的场景,渐渐领会到,这块摩岩石刻处就是一个金库,这篇石刻文字正是揭示金库的秘密所在,他追悔自己见金矢志,没有专心读完这篇刻字。于是他决心再从头读一遍,可奇怪的是,读不上几个字就头疼欲裂。此时天色已晚,他心想若再不找个地方栖身就要为狼果腹了。

 

 

由于天色越来越黑了,他昏昏沉沉地走着,不料把一个老人撞倒,正想开口道歉,那老人却已微笑着说道:“年轻人,走路哪能不向前看,却横着肩呢?容易走歪道呀!”他连忙解释道:“老伯,实非有意,只怪我心仍在解一个谜。”老人又哈哈大笑说:“你在思索那石刻吧!这个谜有甚难解呢?需知勤力千金,稀罕那金山银库做什么!不靠自力更生终会坐吃山空!”听了老人一席话后,壮士恍然领悟了“勤能变金,力能致富”的道理。后来他在老人草蓬里栖身一夜,次日,毅然回乡去了。

     

   不知经过多少个年代,直到清初年间,这一带已初步被人开拓,建立起村落。有一年,有个青年人到了这个村(即东边村),一边开墓地,一边对人说,他祖上在此得金发达,这里山青水秀,按祖上的心愿把祖骨归葬于此。一番话后,字岩存金的故事很快传开了。不久,村里人也认为这里确实是家乡风水集结点,就在字岩的前面建起了一座十六柱的八角凉亭,供人赏景休憩。到了公元1922年(民国11年),赤溪暴发了一场大山洪,把八角亭冲倒了,石佛也被冲毁了。但这块摩岩石刻至今仍保留着。

 

   山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美景、古色、故事使人沉醉其中,满载而归,不虚此行。山下那条小河流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芒闪烁,仿佛向过往的行人述说着那段悠悠往事,续写着属于这个村庄的新的故事....

 

 

·End·

来源: 蕉城区赤溪镇团委

责任编辑:黄珊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