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鸾:建设特色小城镇 构筑闽东“南大门”
日前,蕉城区第四次党代会顺利闭幕,本次会议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实施“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商贸提质、创新驱动、绿色引领”“五大战略”,强化“以宁屏线为主轴的霍童溪生态经济区、以漳湾临港工业区为依托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飞鸾、三都为重点的三都澳海洋经济示范区、以宁古线为长廊的绿色高优农业区、以中心城市为半径的现代服务业区”“五区联动”,建设“海西临海新兴产业集聚中心、闽东现代服务业中心、三都澳开放开发中心”“三个中心”,全力打造“港城一体、产城联动、宜业宜居”新蕉城。
如何贯彻落实区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蕉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目标?大梦君从今天开始,将通过访谈乡镇(街道)书记(党工委书记),解析各乡镇主官如何围绕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谋蓝图,出实招,认真落实区党代会精神,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中共蕉城区飞鸾镇党委书记 曾明
大梦蕉城(池惟强 黄璐)“‘主动融入新蕉城、建设特色小城镇、构筑闽东‘南大门’,争当全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产城联动’的主战场、执政为民的新标杆。” 飞鸾镇党委书记曾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这一发展战略,是顺应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趋势,站在的飞鸾新的发展起点上作出的重大谋划,明确了飞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路径导向和愿景目标。
了解大黄鱼产业园项目进度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飞鸾镇的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项目现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起重机、大型打桩机持续作业,各项施工有序进行。
“施工过程中有什么难题提出来,我们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务必确保项目建设进度按时间节点完成。”在施工现场,曾明与飞鸾镇两委班子成员一大早就来到大黄鱼产业现场,察看项目进度并与施工方协调解决项目施工中遇到的难题。
素有“中国大黄鱼之乡”的蕉城区长久以来形成了以三都澳海域为养殖基地、飞鸾镇为水产品加工基地的水产品产业链条。而传统的水产企业往往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如何打破水产企业发展瓶颈,加快水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飞鸾镇一大难题。
察看大黄鱼产业园建设情况
“大黄鱼产业园项目针对传统产业转型,通过扩展上下游产业,将水产品研发、交易、精深加工等产业进一步整合,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曾明书记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闽东水产业附加值,传统以养殖、初加工为主的水产业将得到跨越式提升。
据悉,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已有45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和一家水产品批发市场入园,将拉动33亿元的社会投资,给蕉城区及周边沿海县、市的4000户水产养殖户带来收益。
“自小城镇建设以来,飞鸾镇坚持以‘产业引领,项目带动’为主线,产业发展稳中求进,经济数量持续上升。”曾明说到。去年,飞鸾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亿元,占全区约20%。全镇聚集各类企业85家,其中规模以上产业1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15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3亿元,占全区的1/3。省市区龙头企业11家,出口经营权企业9家,外贸出口总产值占全区的2/3,争创中国驰名商标3枚,三都澳5万吨水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正式投入使用。
了解企业生产情况
产业发展的同时,飞鸾镇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了镇区街景整治、主街道“白改黑”、飞鸾溪综合整治(一期),建成了垃圾中转站、镇区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及开展“三旧改造”,引进航飞房地产,对旧市场的5.4亩地块进行改造,建设18层综合大楼,总投资4800多万元,新村建设等累计项目总投资50多亿元。进一步规范小城镇管理,提高了城镇的品味和功能。
“小城镇建设以来的五年是飞鸾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镇面貌变化最大、社会经济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 曾明感慨道。
与畲村群众交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作为第二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城镇,飞鸾镇以此次第四次党代会为契机,主动融入区委、区政府在党代会上提出的加快‘三都澳开发开放中心’和‘三都澳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大局,从海洋谋出路,以产业集聚推动小城镇发展,通过产城联动,立足当地基础优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曾明说,未来飞鸾镇将依托宁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科技的支撑,围绕“一园两中心四基地”,全力推进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游艇产业园建设,推动一批有规模实力,科技附加含量值高,辐射劳动能力强的企业落地生产,尽早产生经济效益。
同时,飞鸾镇将抓好传统产品升级改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新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重点推动岳海水产、三都澳食品、川晖水产、金盛水产、金贝尔等企业,技术改造,打造海洋产业升级版,推进岳海、俊杰等有实力企业上市,加快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完善水产品产业链,着力打造沿海经济带和产业群。
“按照区党代会部署,结合飞鸾实际,未来我们要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力争保持年增长15%以上,到2020年要分别达到100亿元、90亿元、80亿元,农民年均收入要达到2万元突破2.6万元。”曾明书记如是说。
·End·
责任编辑:詹璐楠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8-12)闽东梦如春,润物亦有声
- (2014-08-12)沙家浜——闽东独立师的前世今生
- (2016-08-24)乡镇书记访谈丨蕉南:打响开局年 建设闽东现
点击排名
- (2016-09-09)蕉城第一波优秀教师来袭,谁是你心中的“最美
- (2016-06-17)身份证3522开头的宁德人,其实根本不用出国旅
- (2017-09-01)宁德报恩寺的前世今生,揭开一段波澜沉浮的真
- (2018-02-25)【扫黑除恶】举报有奖!蕉城公安面向社会收集
- (2018-01-08)厉害了!9家风景区获批“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水
- (2016-04-26)菜市场の旅行丨人生百味之“东湖市场”
- (2014-08-12)蕉城元宵节习俗走透透
- (2014-08-12)雪国蕉城 水墨江南
- (2014-08-12)纸扎传承技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