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梦三都 > 三都推荐 > 正文

2015,和Daring私奔一次神仙港湾!

2015-02-18 13:04:20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新年快乐   // HAPPY 2015'S NEW YEAR //

 

To:大梦蕉城微友们

  羊年来到,祝福送到。摘下新年的幸运星,采下新年的忘忧草,添句新年的祝福语,愿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幸福长相伴。

From:三都镇党委政府

 

帅锅美缕看过来,神仙港湾等你来!

 

 

 

海上天湖 神仙港湾

 

  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边缘的鹫峰山脉,面朝东方,直入大海;与濒临的太平洋板块历经27亿年频繁的地壳运动,便形成了如葫芦状般的神奇地貌——三都澳。

 

  三都澳,海域面积280平方公里,为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的耀眼明珠,是福建省首批十大美丽海岛、中国百名海洋宝岛。澳内36个岛屿形成三都岛群,是湖非湖,岛屿如珠,乃世界级天然良港,享有“五邑咽喉”之美称,“世界少有,中国第一”之美誉。

 

 

 

 百年开埠 蓝色海丝

 

三都岛的海陆运输史料中早有记载,在唐朝以前,就有船行之,三国时期东吴温麻船屯、宋末南逃的王室船队、明代的郑和船队、明中后期日本海盗船队、清初的郑成功船队等,都有深入到三都岛腹地,自清代中期之后,随商品交流频繁,闽东一带货物外销远洋,已是常见的事情。清乾隆朝之前,东冲口外,更是“南连广粤,北抵江浙,达兹外域,无所不通”。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中国第一个因茶而设的海关——福海关在三都岛正式设立。浩瀚的大海和神奇的茶,把三都岛和欧亚大陆连接在了一起。以闽东茶叶出口贸易为主的“海上丝绸”之路由此香飘英伦俄国等欧洲国家。由于海上茶叶出口贸易的鼎盛,从太平洋彼岸飘来的异域文化在此碰撞。至今岛上还保留着晚清西洋风格建筑的福海关、西班牙建筑风格的修女院、由梵蒂冈罗马教廷拨款修建的天主教堂等遗址,这些建筑是三都岛多元性文化和独特人文底蕴的见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先念、陈毅、叶剑英、胡耀邦、罗瑞卿、叶飞、杨成武、肖劲光等18位党政军高层领导都曾先后到此视察。孙中山早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要把这里建成一流的巨港。钱伟长考察三都澳时曾赋诗赞美:“群山抱三都,风达六级浪不惊,荷叶守澳口,水深百米港尽良”。文豪郭沫若更是对这里情有独钟,先后2次来到三都澳,并挥笔写下:“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岛山环拱忘冬夏,潮汐翻腾有减除。”的佳作。

 

 

地质奇观  美丽石界

 

三都澳群岛之美在于一种奇妙的感觉。这里的滨海和花岗岩,长年累月受到雷霆万钧的海浪的冲刷、侵蚀,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群山环拱,面朝大海。朝代更迭,这片“芭蕉叶”越来越丰满翠绿。于是,坐拥千年风卷云舒,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形成了三都岛独特的山海气质。岛山错叠如画,远山远景散布于苍茫之际。岛内的岛屿或远处的半岛,交错连绵,横亘于海天之中,低矮如练,在水面上飘荡着,影约中有一种会说话的动感。海岛上穹窿状山峰、峰丛以及星罗棋布、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晶洞花岗岩石蛋,构成独树一帜的靓丽风景。

 

 

如 “海上布达拉宫”,是堡状峰代表,线条曲直清晰,远远眺望,颇似西藏布达拉宫;寨顶山,为沿晶洞花岗岩穹状卸荷节理风化、崩塌,形成低缓光滑、浑圆如钢盔的穹状山峰;青山南瓜堡、斗姆 “方形堡”与“斗姆石城”都是石堡的代表;海豚岩,则由8个石墙组成雁行排列的石墙群,掩映于绿树丛中,尤如穿游于绿波之中列队整齐、体形巨大的海豚;“观海柱”“笏石”“八戒岩”“和尚石”“叠石柱”等皆为石柱。每当涨潮与落潮时,在岛上观潮,可见潮水仿若从天际而来,势若万马奔腾,奋蹄疾驰,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其势越急,真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令人惊叹大自然之神奇。

 

 

蓝天、碧海、绿岛、青山、雄峰、顽石、古树、飞禽、渔村等多元素的原生态组合,随四季变化、朝霞夕阳、风雨阴晴,变幻出大自然层出不穷的优美画卷,是这里最具特色、最具美感和观赏性的自然风光,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海上浮城 诗意栖居

 

三都岛海域内的官井洋,系中国四大野生大黄鱼养殖基地,主产野生大黄鱼被誉为“国鱼”。从上个世纪末,一座“海上浮城”在这里崛起,成就了中国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宁德人引以为傲的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海洋资源和技术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黄鱼海水养殖基地和育苗基地,被授予“中国大黄鱼之乡”,“宁德大黄鱼”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福建省重点打造十大渔业品牌。除此之外,主要水产品还有大鲍鱼、真鲷、鲈鱼、石斑鱼、虾、蛏等。  

 

 

这里有被世人称之为 “东方威尼斯”的海上人工养殖景观区,海上渔户相连,下为网箱养殖,上可住人,万余座渔屋迤逦于千顷碧波之上,绵延数十公里,形成内有街巷、门牌,社区管理机构、警察、移动通信营业厅,百货批发部、酒楼等最独特的海上社区。海上渔城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同时,独特的地貌和海洋性季候风气候,成就了三都岛丰富的农产品王国,主要有晚熟荔枝“妃子笑”、台湾优质水果、龙眼等多样品种,其中晚熟荔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入选“2013中国海洋宝岛榜”。

 

 

今日的三都岛,已被评为省级地质公园,正积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今明两年宁德市将投入5000多万元,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相关标准,完成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各项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沿海高铁、沈海高速、宁武高速已开通,衢宁铁路开工在即,多个万吨码头建成投产,这些运输大通道,为三都岛发展旅游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