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讯 > 微讯 > 正文

从没见过这样的人,为了它,他几乎花光所有工资……

2016-10-28 10:01:27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苏诗瑶

       在宁德,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因热衷收藏电话卡而相聚、相知、相惜,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到耄耋之年,最小不过志学之年。他们的收藏不像古董一般价值连城,不像手表一样精致奢华,更不像钱币一样金银璀璨,他们的收藏很小众,但却乐此不疲。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电话卡慢慢淡出市场,在收藏愈发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保留初心。

       今日,记者带您走进宁德市集卡协会,去聆听这群逐卡人的十年追梦故事,去感受他们的热忱与执着。

 
一枚“日出”引一个协会
 
今年是卡协成立十周年,宁德市集卡协会现任会长吴鸿基从年初就开始筹备十周年的卡展活动了。在他10平米的书房内,除了落脚的空间外,书架上、书桌上、抽屉里、桌底下……全都被电话充值卡塞得满满当当。几万枚的电话卡若是铺开,怕是一个足球场都难放得下。
 
▲吴鸿基欣赏电话卡
 
“你看,这套1998年发行的‘太姥山风光’校园电话卡可是我们集卡协会的镇宝之物,其中‘太姥山·沧海日出’去年还被叫价1万元。”吴鸿基从卡集里递给我了一枚面值100元电话充值卡,电话卡并不大,除了秀丽的风光,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983太姥山风光校园卡
 
吴鸿基向我解释道,这套1998年由宁德市电信部门发行“太姥山风光”983校园卡共3枚,分别是面值30元的“太姥山·九鲤溪”、面值50元的“太姥山·大盘石”以及面值100元的“太姥山·沧海日出”。在九十年代,百元面值的充值卡,一般人不会轻易购买,发行量也相对小,所以就越发珍贵,目前全市只发现了这一枚。就全省而言,拥有这枚卡的也是寥寥无几。
 
▲太姥山·沧海日出
 
“收藏以其稀少和成套而越发珍贵。‘太姥山·沧海日出’的收藏价值不容置疑,这枚卡是宁德电话卡系列的核心,若是少了这一枚,整部宁德电话卡系列就不全了。”吴鸿基说,九十年代,集卡开始盛行,闽东大地也涌现出无数“寻宝”狂热者,而大多数寻宝者寻找便是这枚“太姥山·沧海日出”,其中不乏外地卡友、卡商,他们淘遍了电信营业厅、古玩市场甚至废品收购站,但最后都是希望而来,失望而去。

 

▲集卡协会筹备小组照片

 

 

直到2006年,宁德市集卡协会成立的当天,这张消失多年的“太姥山·沧海日出”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一时间轰动全省,无数外地卡迷蜂拥而来,只为目睹“她”的芳容。也因为这枚“太姥山·沧海日出”让刚刚成立的宁德市集卡协会名声大振,为此奠定了宁德市集卡协会在全省的地位。

 

一份“热爱”圆一个协会 
 
宁德市集卡协会成立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若是没有这群逐卡人的执着,或许宁德市至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集卡协会。
 
2000年前,全国兴起集卡热潮。福建省各市纷纷成立集卡协会,却唯独不见宁德市集卡协会的身影。
 
▲集卡协会筹备会现场
 
直到2005年,卡迷项显美与林庆登在邮电局门口的卡摊上不期而遇,就此为宁德市集卡协会谱写了一页崭新的历史。林庆登提议成立集卡协会,于是两人便风风火火干起来了。他们召集蕉城、福安、古田、霞浦等各县市集卡爱好者开了几场筹备会,商定协会成立事宜。在两次筹备会议的基础上,2006年1月,宁德市集卡协会在市电信公司十一楼召开成立大会,大会表决通过了“宁德市集卡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机构,原宁德市电信分公司市场拓展部经理陈进銮担任首届会长,原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项显美担任常务副会长,林庆登为秘书长。
 
▲宁德市集卡协会成立照片
 
宁德市集卡协会正式成立之处共有50名会员,当时算是了不起的大协会,由于当时经费充足,卡协会迎合时代主题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卡展。其中包括“宁德市首届电话卡展览”“5·17世界电信日电话卡展览”以及今年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展览。除此之外,卡协还走进军营,走进海岛,参加福州海军驻某部举办的“辉煌的军史·伟大的成就”电话卡展览。
 
▲项显美与吴鸿基讨论卡展事项
 
“卡展是个赏卡、淘卡的好时机,每次卡展都以专题形式展出,看展过程中,还能看到许多未曾见过的电话卡,甚至还能淘上一两枚自己所缺的卡品。”吴鸿基说,别小看电话卡,它可一点也不简单,它包含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壮美河山,每一枚都看似独立,却又密不可分,如同中华文化,相互交织、融合。
 
电话卡上的图案种类繁多,有风光、人物、花鸟、民俗、书法、美食等等。它以图卡的形式传播着中国文化,并迎合时代主题推出系列卡。
 
▲高速公路卡系列
 
为了收集宁德市电信部门发行的电话卡,会员们几乎是“翻山越岭”全国找卡,说全国找卡,一点也不夸张,电话卡随着人口流动被带到全国各地。有的卡流到福州,会员就会自己掏腰包搭乘最快一班车到福州找卡;有的卡在北京,会员就会想方设法要到对方的联系电话和地址,通过电话、信件的方式,拿到自己缺少的卡;有的虽在蕉城,但卡主不愿让卡,会员便多次登门拜访,甚至还有以多枚卡换一枚卡情况……为集卡他们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一份“责任”拥一个协会
 
随着网络电子时代的横空出世,电话卡充值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渐渐被市场淘汰。2011年,宁德市电信部门的发卡权收归省电信部门,宁德市集卡协会开展活动没有了固定的场所,卡协每次会议不是借用邮局的会议室,就是借其他协会的办公室。开会场所的不定,让外地会员时常摸不着位置,也就渐渐来得少了;年轻会员因为工作繁忙,参会次数也是寥寥无数,能坚持每次参会也就十来号人了。
 
“现在电话卡慢慢淡出市场,集卡的人渐渐少了,大家热情消退也是能理解的。”协会顾问项显美说,未来,卡协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能不能将协会更好地传承必须要靠大家齐心协力。
 
▲走进军营
 
“一个协会要是几年没有开展活动,这就意味着这个协会快要散了,像有的集卡协会已经不办活动好几年了,成员大多都流失了。”吴鸿基说话间透露出一份无奈与感慨。他说,宁德市集卡协会经费虽然困难,但活动必须要一直开展下去。因为电话卡的魅力不单单与收藏,分享更是另一种快乐,而让更多的了解、知晓电话卡文化也是集卡协会存在的意义。
 
▲书法类电话卡
 
每位集卡协会的成员手中持有的电话卡多大几万枚,少则上千枚,每一枚卡都有一个故事,或是卡片里的故事,或是集卡人的故事。
 
项显美说:“有时候我就翻看着这些电话,看着看着就不自觉的笑了,有的卡还能回想起当时从宁德追到外地找卡的故事,往事一幕幕地从眼前刷过去,也许外行不懂也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收集这些废旧的电话卡,但对我们来说,每一枚电话卡都格外的珍贵。”
 
集卡协会有一个老规矩和一个总目标。这是成立之初,老会长项显美订下的。一个目标是:收集宁德市发行过的所有电话卡。一个规矩是:无论办什么卡展,都必须以专题或主题形式展出。
 
▲游人看展览
 

他说,作为集卡人,如果连自己城市发行过的电话卡都不去收集,那还谈何集卡?而办展览是卡协的责任,专题或主题形式展出是我们对看展的人负责,也是对每一枚卡负责的态度。

 
十年来,卡协一直尽心做好每一场卡展,虽然电话卡渐渐的退出市场,曾经痴迷集卡人也渐渐老了、少了,但卡协里的那群白发苍苍的集卡人,仍然保留最初的那份热爱。
 
“当年刚参加工作就着迷集卡,工资除了解决一日三餐外,其他都花在了买电话卡上,可即使这样,我也不后悔爱上集卡。”
 
▲香港回归纪念卡
 
“集卡最重要是完整性,要是有一套卡,你独独缺一张,不把中国翻一遍都誓不罢休啊。”
 
“工作后,集卡是8小时以外工作,现在,集卡成为我退休后的最大兴趣。”
 
“集卡让人很充实,有追求,当一套一套把卡集齐,那种喜悦是什么都取代不了的。”
 

……

 

▲流星花园系列电话卡
这是日前,卡协会议上的一次畅谈,老会员回忆过往,新会员展望未来,宁德市集卡协会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简单概括的,唯卡里人,懂卡里事,知卡里情。

 

·End·

 

责任编辑:黄珊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