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讯 > 微讯 > 正文

68年前,我当过兵,站过岗,玩过炮火,入过党……

2016-07-20 17:11:12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郭文辉 姚森元

 

 

在飞鸾镇碗窑村,有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他叫施德兴,今年已是95岁高龄,当大梦君见到他时,他与其他年迈的老人一样,颤颤巍巍,步履蹒跚。施老不会说普通话,在村干的翻译下,他向大梦君缓缓地吐露了过往,那些佝偻身影背后掩藏着的、战火纷飞的时光。

 

 

施德兴生于1921年,1947年被国民党强制征入军队,1948年淮海战役时接受了改编,光荣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刚当兵的时候是炮兵,后来被编进了警卫团,专门负责保卫团级以上的首长。”施老告诉大梦君,他们所在的警卫团在解放战争时期辗转全国各地,从山东到四川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执行保卫首长的任务。

 

 

“有一次在长江,坐滑索过江,那一次死了很多人。”由于年事已高,施老对许多往事已经有些模糊,但提起渡江战役时的危险经历,老人依旧心有余悸,“当时过江没有路(桥)走,桥已经被国民党炸掉,但是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渡江才能追击国民党的军队,就只能坐索道。”据施老回忆,长江上的索道落差高、跨度大,再加上对岸有国军部队的火力狙击,许多上了索道的战士都被击落,掉进了汹涌的江水里,“一百个人里面,不到十个人能活着过去。”施老说,自己的运气比较好,侥幸冲过了封锁线。

 

 

虽然躲过了死神,但在战争年代,难免会有负伤的情况。施老告诉大梦君,他的肩膀和大腿受过两次枪伤,两次都是四川剿匪时,土匪拿自制的土枪打的。枪伤并没有致命,但留下的后遗症对老人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每到阴天,伤处都会隐隐作痛。

 

 

1955年,施老退伍返乡,操持起了柴米油盐。现在,施老有三个儿子,不过都已人到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各自在外工作,闲时回来看看老人。提起自己的儿子,施老伸出了颤颤巍巍的手,“我家老二也是当兵的,他很像我,是个好兵。”老人指着家中一张“优秀士兵”奖状,脸上写满了自豪的笑容。

 

 

“这是我的荣誉”,说着,施老从柜子里找出了他的勋章和奖状。勋章共有三枚,用一块旧手帕包着,其中一枚刻有“解放西南胜利纪念”字样,另两枚均刻着“八一”两个大字。“这些只是一部分,还有些都丢了。”老人说到勋章,他的脸上写满了高兴。旁边的小孙子也拿起勋章,“爷爷还有奖章,真棒”!“小心点,别丢了,年轻人不要忘记历史,要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

 

·End·

 

责任编辑:Hs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