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讯 > 微讯 > 正文

蕉城渔业加入“网络大军”!不会上网的大黄鱼不是好的大

2016-08-18 11:52:27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大梦蕉城(李锟 林祥玉)连日来,在蕉城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宰杀、分拣、加工鱼产品,一条条海参、鲍鱼、大黄鱼等生产加工线井然有序地运作着。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互联网+瞄准精深加工的发展策略,目前正在着力打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的道路。

 

 

 

 
 

提升附加值 瞄准精深加工

 

 

作为我市水产品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按照此前市委书记廖小军提出的“使一条大黄鱼由一条卖,经过深加工后,变成一条鱼多个部分卖,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要求,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率先走上水产品精深加工的探索之路,近年来该公司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现代化渔产品加工流水线,通过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包装,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更好地解决水产品难以长途运输的难题。

 

 

正是得益于精深加工的道路创新,2015年企业总产值11.5亿,出口创汇13227万美元,纳税1850万元,被评为蕉城区创汇大户。

 

此外,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带动,2011年来,新引进鳗鱼、海参、鲍鱼等精深加工生产线16条,开发了盐干海参、即食海参、即食鲍鱼、鲷鱼松、蒲烧鳗鱼、七味即食黄鱼等系列产品。其中,我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承担的“大黄鱼鱼籽(卵)磷脂提取、活性研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与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共同研发鱼卵磷脂、鱼卵油及蛋白粉等产品,进一步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有力促进我区水产品加工的多元化,增强了水产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谢书秋摄

 

 

 
 

提高知名度 拓展市场渠道

 

 

加快渔产业尤其是大黄鱼产业的转型升级,除了精深加工的创新,困扰企业发展的提升品牌影响力问题。宁德素有“中国大黄鱼之乡”的美誉,大黄鱼年产量占据全国年产量的80%,且质量上乘,味道鲜美,近年来,每年出口可达1万多吨,市场遍布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大黄鱼总出口量的70%,但是目前在国内的知名度却不及浙江舟山大黄鱼,如何提高知名度,多渠道打开国内市场成为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不断引导下,蕉城区海洋渔业企业注重用品牌集聚发展优势,用品牌提升渔业效益,不断提高渔业经济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注册水产品商标28枚,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枚(三都港及图、岳海及图、威尔斯及图、海名威及图),福建省著名商标14枚,福建名牌产品3枚,国家地理杂志证明商标1枚(宁德缢蛏),“宁德大黄鱼”跻身全省“十佳地理标志商标”、福建省第一届“十大渔业品牌”之首。

 

 

大梦客 摄

 

而就在几天前,大梦君从宁德市工商局获悉,宁德市渔业协会的“宁德大黄鱼” 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宁德市水产产业有了真正的领军品牌。蕉城区实施的“企业主动、政府推动、产业拉动”的企业品牌建设战略,渔业品牌效益明显提升。

 

 

 
 

互联网+大黄鱼 给力转型升级

 

 

为了让大黄鱼游得更远,道路更宽,区委、区政府也想方设法,努力搭建大黄鱼与互联网的连接平台。去年,第三届“互联网+大黄鱼节”在宁德举办,来自中科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的数十位业界水产专家学者齐聚宁德,共同探讨大黄鱼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运用好互联网+这一发展新模式,成为宁德大黄鱼游向远方的另一条重要发展战略。

 

 

大梦君从金盛水产有限公司、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我区几家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处得知,为了提高宁德大黄鱼的品牌知名度,多渠道打开市场,目前已经开拓电子商务渠道,与国内众多知名网络商家,如京东商城、阿里巴巴、中粮我买网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仅以金盛水产有限公司为例,电子商务已为该公司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将大黄鱼搬上网络,不仅突破了行业、时间、地域的限制,而且将更有利地带动大黄鱼餐饮、旅游等产业形成。

 

精深加工加上电商平台,走上互联网+发展之路,给我区大黄鱼产业的转型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道路,发展现代渔业,促进转型升级,蕉城渔业产业一直在路上。

 

·End·

 

责任编辑:詹璐楠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