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讯 > 微讯 > 正文

高手在民间!宁德师院学生竟用筷子、竹签造出木拱廊桥!

2016-07-13 16:36:17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大梦蕉城(林祥玉 郑秀琪)木拱廊桥全称“木拱结构廊桥”,俗称“厝桥”。其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宁德市的寿宁、屏南等地,现今都有保存较完整的古廊桥存世。为了传播廊桥文化,近日,宁德师院艺术系建筑专业的陈继伟、张晓权、曹恩华等5名同学组成小组,利用废旧筷子、竹签、纸张等材料“造”了4座木拱廊桥,吸引了众多关注。

 

 

木拱廊桥的巧就巧在其为拱架结构。在没有桥墩的情况下,桥面上可以轻松站立一个成年人,而桥体依然可以保持完好。“为了重现古廊桥的高超建筑技艺,我们查阅了许多有关廊桥的文献资料,在了解廊桥的历史文化、建造工艺和结构特性后,设计制作了4件不同大小的廊桥模型。”队员陈继伟介绍道。

 


 

在材料选择上,同学们优先选用了纸张、废旧竹筷和牙签等来制作。在保证结构有足够力量的同时,也兼顾和倡导了环保的公益思想。 选定纸张、废旧竹签和牙签等材料后,如何把它们搭建成结实的廊桥结构,成了队员们的一大难题。

 

 

“在制作大拱架的时候,两到三人一起将牛皮纸卷成扎实的圆柱状,然后在构件上打孔、嵌入,要控制好打孔的孔径,深度和位置,制作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同种构件都要经过十几次的尝试才成功”队员张晓权说道。经过一个学期的“精雕细琢”,4座廊桥模型最终建造成功。

 

 

 “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廊桥文化,融近大学课堂,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是以自身行动传播地域传统文化,是一种双赢。”团队指导老师赵老师说道。

 

<iframe allowfullscreen="" class="video_iframe" data-src="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c0312l4k2q7&width=670&height=502.5&auto=0&encryptVer=6.0&platform=61001&cKey=DqJwpJuZ6gZczJZfaKZ+WrLZb+uNKVcPRPBzbL0ZfcP17L22t5SP6I5f8JNWd616" frameborder="0" height="502.5" scrolling="no" src="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c0312l4k2q7&width=500&height=375&auto=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width: 670px !important; position: static; max-width: 100%; display: block; z-index: 1; overflow: hidden;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height: 502.5px !important; background-color: rgb(0, 0, 0);" width="670"></iframe>视频:蕉城微视界

 

·End·

责任编辑:Luna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