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书香宁德 > 探秘 > 正文

碗窑村,为啥要取名“碗窑”?原因竟是……

2016-09-19 16:56:32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碗窑村,位于蕉城区东南部,属飞鸾镇管辖,与世界良港三都澳毗邻,是典型的闽南“方言岛”。据乾隆年间所修《宁德县志》记载:“本邑因有碗窑之业,漳、泉、兴等处无业之民杂聚二都,以造碗谋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这里居住有蔡、黄、叶、裴四大姓。历史人物有清代优贡蔡英资、太学生蔡步圣等等。解放前,碗窑村制造的粗瓷碗,通过海轮,运往天津、山东等地。特别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随着三都澳的开埠,茶叶、土纸、青靛、瓷器成为了大宗输出商品,打造了闽东海上丝绸之路。

 

碗窑瓷业迅速发展,产品主要销往福州、宁波、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甚至销往东南亚一带国家,成为闻名遐迩的陶瓷之乡!最多的时候,碗窑村有窑达36透(座),给村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村里的黄氏中西合璧的建筑就见证了这段繁荣历史。

 

       

相传最先来碗窑是“张、廖、徐”三姓开基祖业,续入汤、邓姓氏。清初时期,蔡、黄、吴、余、裴等姓先祖陆续从闽南迁居杨溪境,凭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以“客人”身份在本地扎实根基,发扬光大!特有制碗工艺让“本地人”对我们先祖钦佩不已。

 

      

 据传:某朝年间,一位泉州府南安诗山姓邓人氏,以行走各地为人理发为生。行至飞鸾石桥头遇大雨,见山洪冲刷山体,山体裸露出大片白色土矿(高岭土),甚是吃惊。回乡后,遇村中蔡氏制瓷为业的东家说:“我村制碗用土多有黄土掺杂,做出碗来色泽偏黄,品相不好。前些日子我理发为业行走至一处名曰飞鸾的海边山上,那土白如面粉,如用此土制碗定能白如羊脂!”蔡氏东家大喜,遂请邓氏带路,将瓷业建于飞鸾村北石桥头,大展瓷业。

 


        

若干年后,此山土矿用完。东家沿路往东勘察,看到一座大山,山型有如弥勒佛肚子(老人说此山是弥勒佛穴,可出皇帝或宰相之人)肚子处皆为白色高岭土。东家喜出望外,又建窑于此矿之下,立名为“中俊岗”,土矿区域名曰“大头肚”。因此瓷业更加壮大,建窑三十多透,人工需求巨大。于是回泉州请大量同乡迁居于此共同发展瓷业。当时主要姓氏有蔡、黄、裴、吴等,由于以作碗为主,故建村称之为“碗窑”! 

 

 

       1943年设立碗城乡,解放初期设碗窑乡,1958年设立人民公社,1964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91年实行村居分开,分设碗窑村委会和新瓷居委会。驻地里窑村,在镇区东北5.3公里,飞礁公路东南侧。辖里窑、七斗尾、菜园尾、坑仔、新窑、大坑、畲女髻、内厝、占石等9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各自然村已连成一片,主体方言依然保留闽南语。据史料记载,黄姓来自泉州开元,罗姓来自安溪,蔡、吴、叶等来自南安诗山。

 

      

村内保存具有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古建筑和古民居6处,树龄在170年以上的大榕树3株。邻近三都澳深水码头,水陆交通极其便利。

 

       

碗窑统称“杨溪境”,又有五大境:鲎沙境、中镇境、临潮境、占石境、银石境。碗窑村现有清代大型建筑十余座,保存完整。这些古民居,既有浓郁的闽东地方建筑特色,又糅杂了闽南建筑和西洋建筑风格,与闽东山区的古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特别是梁枋、托梁、雀替、斗拱间的彩绘,给人以复杂多变、气派非凡的感觉。

 


 

碗窑,我们的家!

 
 
 
 

 

 

·End·

责任编辑:詹璐楠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