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龙潭探秘
听闻金涵乡菰洋百丈村有一龙潭颇为神秘,当地还盛传此处龙潭能够直通三都港的一个美丽传说。又传每逢大旱之年,有村民上山求雨,定能有求必应。山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块清朝同治年间宁德一县令题写的“灵昭昭也”的石碑。初夏的一天,记者与几位朋友前往菰洋百丈村,想一探其中究竟。
龙潭
一个美丽的人龙传说
在当地,相传很久以前,在百丈村有一对陈姓兄妹相依为命,靠砍柴贩木为生。这些木材,兄妹俩和许多村民一样需要肩挑背扛,行走在险要的羊肠小道才从县城换回几斗米。
善良、勤劳、美丽的陈家小妹深深吸引着在百丈村旁一深潭里的年轻龙王。可惜仙凡不能相恋。他只能默默地爱恋她,尽量用仙力帮助她。他懂得她可多么渴望有一条捷径能让自家和村民运输出山里的木材、土特产啊!他潜回东海,向东海龙王借来定海神针。他站稳身子,对准双脚下,将定海神针往深潭一凿,一道灵光闪过,一条隧道穿山过海直通城关码头。年轻的龙王托梦给陈小妹,希望她能够利用这条运输捷径,以减轻自己的劳动负担。次日,陈小妹将梦中的境遇告诉哥哥,兄妹俩一面将粗大的木头上做上标记,塞进龙潭内,一面叫人在三都港的码头上等候,果然没有多久,做有标记的木头就浮上了码头海面。陈小妹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所有的村民,从那以后,只要村民将根根粗大的木头塞进潭洞,或者在木头上捆绑上竹笋、地瓜、野菇、山菜,只用三柱香的功夫,三都港码头的乡亲,就收到货物了。神奇的 “航道”,让旧居山村的乡亲们渐渐富裕起来……
很多年又过去了,由于风调雨顺,岩龙隐逸,龙潭涌泉漫涨溪涧,渐渐淹没了能够塞木头漂山货的龙洞。村民自发组织,重栽千年过度砍伐的树木,植树养蚕,养护天然茶园,退耕还林。南宋绍兴28年,任宁德县主簿的陆游,听闻,率随从,爬了十几里山路,亲见百丈岩村民,对岩龙神图腾的顶礼膜拜,从此也留下一段佳话。
“灵昭昭也”石碑
百丈龙潭寻迷踪
神秘的龙潭吸引着我们追寻的脚步。从城关出发,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金溪三级电站。这时便要从电站边的一条山道徒步进山,好在沿途古木葱笼,鸟语花香,呼吸着清新的“天然氧吧”, 让人渐渐忘记了登山的辛劳。
约再过一个小时,便可登上百丈村的顶峰。眺望远处,只见一条瀑布从对面的山崖喷薄而出,水幕沿着山体潇潇洒洒翻卷着,直落到崖底的龙潭,景象颇为壮观。“灵昭昭也”的石碑就伫立在百丈村的顶峰。细看碑文,上书“同治九年六月四城乡老告旱。恭诣龙潭祷雨,雨随祷下。镌此志异。”落款为当时的宁德知县黄国培。一同前往的区方志委副主任林立棠介绍,从现场的遗址来看,石碑之上应该还有一座雕琢别致的龙亭,由于风雨侵袭,龙亭已经难觅踪迹,只剩下这座碑文。清朝同治九年正是1870年,从碑文的内容看,可以想象一百三十八年的一个夏日,由于蕉城久旱未雨,时任县令黄国培身穿着整齐的官服,头戴乌纱帽领着众百姓,众人一路上肩挑手提猪头、鸡鸭等供品,敲敲打打浩浩荡荡地向菰洋百丈村而来。黄国培向龙潭方向焚香点烛,对天祷告,希望龙王能体恤民情,普降甘霖与黎民。怎奈法事过后良久,依旧是毒日当头。直到日头就要落下山岗,还没见到半点雨滴,黄国培等人只好打道回俯,心中不免升出几份怨气:这里的龙王不灵呀!正走在半路上,只见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一阵倾盆大雨把黄县令淋得浑身上下像个落汤鸡,虽然这样,黄县令心却大喜,于是择日叫来石匠在山巅雕刻上“灵昭昭也”的石碑。
新龙亭揭幕
有关龙潭显圣之事在《宁德县志》亦有记载:“主簿丁大全,因旱,令人以银瓶乞水于百丈龙潭。取之,得瓦瓶归。大全疑之,复造银瓶,躬往投之,又得瓦瓶。大全祝曰:‘龙神有灵,若吾后当显贵,幸示灵异。潭中果露龙爪。大全后登宰府,奏封龙王。架石为亭,题联云:‘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这说得是南宋宝庆年间,宁德县大旱。丁主簿一边祈雨一边祷告:恳请神龙预示“灵异”,指明自身“显贵”。老天念在他为民请愿的份上,雷公电母风婆雨伯一齐上阵,电闪雷鸣,风狂雨骤。他从那龙潭的水气烟波间隐约看见了龙爪的一招指天。后来,他果然一路攀天,升迁右丞相兼枢密使。这个江苏人倒不忘出身地之灵验,上奏天子,请封百丈龙潭之龙为“龙王”,并架石题联。只可惜,丁大全是南宋一大奸臣,专权误国,为后世所不耻,鲜有人提其名。好在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梁章钜没有因人废言,在《楹联续话》一书中收入了 “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 这副颇有气势的楹联。
龙潭一角(组图一)
藏在深闺待人识
龙亭旁有一羊肠小道可直通崖底,由于坡度太陡前行之人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大约20分钟才能抵达崖底。
崖底别有洞天,沿着溪涧,触目可及的是五色斑烂,大小错杂的“龙石”。有的势若累卵岌岌可危,有的突兀矗立一似画屏,溪石或扁或方或平或皱,却没有一处显棱显角。那是流水用千万年的耐心打造出的圆润。再抬头仰望,三潭层叠,一石耸峙百丈,水从石峡下注,直悬冲抵为二,如弥勒挂珠。此时正是少雨时节,瀑布如洁白的哈达,飘逸柔顺,绕山抱腰,淙淙入潭,别有一番景致。若是多雨时,瀑布澎湃喷激,一落如泻。仰望龙潭,飞瀑如珠玑万斛直落九天,蔚为壮观。
龙潭一角(组图二)
瀑布过处有三处大的深潭,最深的“龙潭”古人测过足有百丈。悬崖上还有数道并列的深深“爪痕”,长约数米,据说这就是神龙进出“龙潭”留下的印记。龙潭里还有两大特产:螺多,黄鳝多,在观景之余,如若有此收获,还可借农家厨房一用,品尝野味,可谓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 (2014-01-24)霍童外表少林鹤桩拳
- (2013-12-30)蔡威:暗战长征解密(一)
- (2013-12-24)蔡威:暗战长征解密(三)
- (2013-12-23)蔡威:暗战长征解密(二)
- (2013-12-19)宁德“黑玉断续膏”的秘密
- (2015-05-27)水密隔舱福船:迈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征程
- (2014-08-12)漳湾镇疑发现600年前宁德贤人韩信同墓葬 蕉
- (2016-05-25)南际山中藏着一座300年的古刹,见证着宁德的
- (2016-05-19)闽东一奇男子:历官四省 所至有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