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书香宁德 > 探秘 > 正文

寻访南方“茶马古道”——白鹤岭

2014-08-12 20:54:35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岭头的三通石碑

福建巡按使许世英提写的“白鹤”

 

千年以来,宁德县城通往福州的主要陆上通道即由县城出发,翻越罗源与宁德之间的界山——开辟于南宋时的白鹤岭古官道,到邻县罗源,再达连江县境,终抵福州城,全程大约二百余里道路。徒步行走,需二天。如是挑担商队,行程需要四五天。1939年后,因抗战,三都港被封锁,闽东一带海上的茶叶销路基本中断,因而转向陆路——白鹤岭古官道。一时间,白鹤岭古官道上,挑着茶担的茶叶商队络绎不绝。

 

白鹤岭上的摩崖石刻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虽然宁德蕉城的茶叶因战争已有衰退,但依然有福生春、一团春、冯合兴、林恒记、义泰兴、春发泰、怡春茂、义春林等37家商号。每当茶季到来,这些商号手中购得成品几十成百担,急于送到福州城中加工成精茶,或由福州茶商包装后运往外地。此时,应当尽快地让福州茶商认可在宁德所购得的茶叶的品级与价格,于是,当地茶商就要雇佣体力好办事稳妥的人,以一百二十四斤的挑工价,让其挑六十斤茶的样品,翻越白鹤岭古官道,赶赴福州。一时间,在二百余里的古官道上,罗源城、丹阳古镇、连江县城以及馆头等地,蕉城茶商与挑夫络绎不绝。路途各村庄中散布着的客栈与古旧的凉亭、桥屋、宫观里,都活跃着宁德蕉城茶商与挑夫歇息的身影。白鹤岭古官道为因抗日战争而封闭的海上茶叶之路开辟了通往外界的陆路窗口。

 

古道马帮

古道难

 

解放后,特别是土改后,农村农民分到土地,解放了生产力,天山绿茶生产也名冠全省,成为全省四大产茶县之一。1982年,天山绿茶荣获“全国名茶”桂冠. 以天山绿茶为茶青窨制的天山银毫茉莉花茶亦荣获国家质量金奖。

在一个多世纪的世间里,天山绿茶的销售便成了蕉城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其所倚重的程度甚至超过了稻谷桑麻。蕉城人将茶当饭“吃”便由此而来。如今,蕉城的大街小巷茶庄林立。300家茶庄聚集在近10平方公里的新老城区。蕉城人不仅“吃”天山绿茶,还“吃”铁观音、红茶、白茶,乌龙茶,甚至普洱茶。大量闽南人到蕉城投资兴业,也到带来了闽南人特有的闽南茶文化——泡茶。

 

蕉城茶庄林立

玫瑰花茶艺表演

 

今年以来,蕉城人“吃”茶又重走复古之路,爱上了从魏晋南北朝直至唐宋盛行的茶艺——煮茶,陈年的老茶或饼茶悄然在蕉城流行开来。茶道盛行,也再一次让天山绿茶走上复兴之路。在澳大利亚中国茶文化年—2011中国茶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天山绿茶荣获金奖。霍童金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茶叶十大专业合作社”。2011年末,宁德市茶叶公司等30家茶叶企业获准使用“天山绿茶”证明商标茶叶公共品牌。2012年,蕉城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2.5万亩,茶农23万人,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茶叶主产区之一。如今,天山绿茶跻身中国百强公共品牌,“中国茶叶之乡”也花落蕉城。天山绿茶申请国家驰名商标指日可待。

 

2010天山绿茶世博金奖

天山绿茶获"茶王"称号

 

以茶产业为龙头,蕉城农业产业化踏上品牌之路。仙洋洋茶“浓缩液”荣获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评选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图。南阳实业有限公司的“海旸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图。“中国晚熟龙眼之乡”花落蕉城。产值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8家。增加市级龙头企业7家。农业合作社32个。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