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幸福石后 > 微讯 > 正文

小岭村、小岭村,你快成为蕉城新晋“网红村”啦!

2016-11-29 16:01:48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去年5月起,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以小岭村为改革试点,组建金鼎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出“土地入股、整村推进、三产融合、扶贫开发”的发展模式,有效破解农村土地经营难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6年,蕉城区石后乡小岭村被列为省级深化改革试点单位。该村试点的成功将为推动农业农村“六位一体”,最终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新路子。

 

 
土地入股,群众吃下“定心丸” 

 

“去年,得知小岭村要搞土地流转,邻村的一名村民跟我打赌说,一定搞不起来,如果搞起来他请我吃一餐饭,前段时间一见到他,就说要请我吃饭。”蕉城区农业局局长张昌会为分析师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他说,邻村村民之所以敢打赌有两个原因,一是了解农村人对土地寸土不让的心理;二是认定了小岭村村民历来不是很团结,很难集体做成事。

 


荷花池

 

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小岭村的土地流转不仅做成了,而且做的有声有色。近日,新华社经济分析师来到小岭村,眼前湛蓝的天空下,一座玻璃建造的全透明接待中心静静地伫立在青山之间。山脚下,金黄色的长廊在田野上逶迤。不远处,露天泳池在晴空与大地之间觅得一方安详。按休闲旅游业的规划布局,目前小岭村种植桃树、猕猴桃、樱桃已达300亩,立体养殖荷花30亩,无公害反季节蔬菜80亩,间种油茶60亩,并初步完成420米荷花池栈道、1200平方的接待中心主体框架、280米观光长廊和1200平方米亲水泳池建设。

 

在蕉城,多数山区村面临着同样的发展难题:一是以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和管理分配模式,造成农村地块分散,难以连片开发,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大量年青劳动力外出,农业五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农村耕地抛荒比较严重,生产要素在逐渐减少;三是土地流转后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加深了农民对责任田流转后“失地”的担忧,直接影响了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四是农村缺少支撑产业,村集体土地没有有效盘活,村财薄弱,各项事业发展滞后,难以为贫困户脱贫提供有力保障。

 

张昌会谈到,小岭村的土地流转试验刚开始并非一帆风顺,正如邻村村民所料,这里的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生怕自家利益受损。开始答应好的土地集中规划使用,一旦开工建设,村民们纷纷表示修路可以,但不要修在自家地里。

 

蕉城区石后乡小岭农业休闲园鸟瞰图

 

为解决这一问题,整村土地入股的方案被提上桌面。村里成立了金鼎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统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合作社目前投入总股本100万元,股份由三部分组成:全体村民以承包地的经营权入股,占合作社股份40%;小岭村六个生产小组推荐五位村民代表筹措资金85万元及村集体投入资金15万元,作为资本金入股合作社,占合作社股份40%;合作社管理人员不领取工资,以管理技术入股,占合作社股份20%。如经营利润收入在12万元以内,投资方与管理方则不享受入股分红,土地入股方可享受入股分红。且各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因资金投入的变化而改变。合作社恒定的股权制度将全村资源与产业整体绑定,每个环节所产生的利润均按固定比例进行股权分配。这样一来,村民的土地无论怎样规划和使用,都不会影响占股和分红。合理的股份制比例,利益共享式的经营模式,让土地入股方吃下“定心丸”。

 

张昌会说,自土地专业合作社成立来,村里各项产业陆续开展,今年底即将产生收益;待村里土地确权,村民办理股权证后,第一期每亩土地分红预计将达到300元。

 

 
撬动民资,三产融合谋发展

 

在村口,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见到了合作社成员黄克秋,穿着高筒胶鞋的他刚刚从果园里劳作归来,小麦色的皮肤上渗出点点汗水。黄克秋说,他原来在城里做建筑工程生意,村里试行土地流转后就回到家乡,不仅家里的土地入了股,还拿出几万元参与了生产队的集资。

 

 

在建仓储展示接待中心

 

谈到回家后的感受,他笑呵呵地说:“在城里的时候就一直盼着回家,年纪越大就越想和家人在一起。回来后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投资分红,以及在合作社管理果园,每年可以有三四万元收入。”他满怀憧憬地说,等四五年后水蜜桃成熟,每亩可有3000元以上的纯收入。未来加上猕猴桃、樱桃的种植收入,以及树林里套种蔬菜的收入,一年就可以把之前的投资都收回来。

 

金鼎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伟平原本在城里经营酒店,也是在土地流转后回到家乡。他说,合理的制度设计解决了自己几方面的担忧:其一,整村入股保证了土地的连片开发;其二,村民以土地入股不收地租,管理方以技术入股不收工资,使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大为降低;另外,各生产小组集体募资的85万元以及村集体投入的15万元解决了初始投资的问题,降低了投资风险。

 

回乡创业骨干复垦土地

 

张伟平介绍,今年小岭村又有40多人回村参与合作社工作。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带动约800人发展。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毗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小岭村规划通过养三花(桃花、荷花、映山红),种三桃(水蜜桃、猕猴桃、樱桃),修三道(石壁岭古官道、石牛山登山道、园区绿色观光道),建三园、一廊、一中心(农耕文化体验园、亲子活动园、清水游乐园、文化长廊和1200平方米展示接待中心),培育生态健身休闲元素,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据介绍,为了更多地撬动民间资本,小岭村环湖15幢小木屋的建设也将采取众筹方式。每幢60平方米的小木屋预计15万元左右的建设资金将公开募集。房屋建好后,使用方式由出资人决定。既可以作为客栈经营获取房租收入,也可以用来自住,每年向合作社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即可。

 

今年夏天,刚刚修建好的清水游泳池进行了免费试营业,每天都有几十名来自市区和邻村的人前来游玩。随着游客的到来,餐饮和住宿需求应运而生。敏锐的村民们很快嗅到商机,纷纷按照合作社“外部传统化、内部现代化”的指导原则改造起自家房屋,希望在未来的休闲旅游业中分一杯羹。张伟平说,等明年游泳池和农家乐正式营业,预计可以盈利十多万元。

 

 
利益共享,齐心协力促增收

 

石后乡党委书记钟慰忠说,不久前,一位领导要到小岭村考察,村民们想起村里有一堆垃圾,很不美观,就自发组织起来,齐心协力把垃圾清理了。新型关系的建立,将原有的劳资关系转变成了利益共同体,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参与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试点实施前的小岭村

 

按照规划,全村产业以休闲农业为发展目标。在产业管理上,合作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引进新品、对接技术,将一产项目承包给农户经营管理,由农户分块承包、独立经营,合作社并按量化标准进行验收;农旅休闲等第三产业由其他团体(或个人)负责承包经营,自负盈亏,按照总收入的5%上缴给合作社,由土地入股方享受。这种模式改变了由企业承包经营、独享利润的单赢局面,让村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未来,合作社还将建立激励式的销售模式。销售网络将以合作社为主渠道、并辐射全体社员。大力发动各社员参与产品销售,做到全员参与。对于参与其中的成员都按照既定的销售回馈标准提取报酬,销售人员不领取工资,只在产品销售中,按照销售总额的15%给予提成,此举既有效保障运作公开、透明,又提升参与者的积极性,极大限度地拓宽销售渠道。

 


小岭村现貌

 

小岭村原来“一亩三分地”的小农业格局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造成“空壳村”、村财无收入的困境,发展村公益事业主要向上争取项目补助款。开展试点后,村集体以入股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有效促进村财实现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村土改迎来“三权分置”时代,这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蕉城区区长郭文胜表示,将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要求,进一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小岭村农村改革试点工作,为蕉城区创新农村工作树立一个典型,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创新、发展之路。

 

 
精准扶贫,建立机制保共富

 

张昌邓是村里的一名贫困户,前几年老婆跑了,大女儿还在读书,一筹莫展的他差点把小儿子卖掉。村里试行土地流转后,他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承包了30亩果园,每年增收一万多元。管委会还帮他申请了小额贷款用于入股。这样一来,张昌邓不仅有果园打工的收入可供开支,又拥有了一份长期稳定的土地股份和资金入股收入。据介绍,村里包括张昌邓在内的5户贫困户都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正在改变生活面貌。

 

为实现先富带后富,小岭村制定了系列方案。一是建立扶贫基金机制,筑牢民生保障防线。二是建立新型管理机制,助力产业扶贫攻坚。三是建立收益分红机制,拓宽扶贫救济渠道。合作社发展壮大之后,村民可以最大限度享受收益分红。其收益分红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入股分红,村民土地入股后,每年可从合作社得到相应分红。二是产业效益分红,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带动竹木加工业与生态休闲旅游业产业发展,在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产齐头并进局面的同时,村民在家就可享受产业效益分红。三是劳动报酬分红,贫困户优先获得合作社安排的生产项目,根据自身条件承包20-30亩果园,每亩每年获得合作社500元管理费。同时,由合作社提供资金投入,让贫困户参与果园内套种蔬菜等,风险由合作社承担,收成扣除成本后由贫困户享有,按套种10亩蔬菜计算,每年可再增加收益10000元。

 

在小岭村,沉睡的土地已经被唤醒,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小岭村的创新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土地抛荒问题,还有效统筹了土地入股、整村推进、三产融合、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让村民享受产业链延伸与增值的利益,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一条新路。”蕉城区委书记毛祚松说。

 

·End·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李昊 彭曦)

责任编辑:雷美玲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