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畲韵金涵 > 推荐 > 正文

香火宁德の百丈龙潭话祈雨

2016-11-22 09:42:48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文/陈仕玲  图/黄钲平

 

 

 

代中国,老百姓讲究“靠天吃饭”,我国一些地区都有人生“四喜”的说法,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被排在了第一位。

 

 

 

……

 

中国人喜欢神,往往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创造出相应的神灵,以供膜拜。龙是古代最受崇拜的神灵,为“灵”①之首。又能上天入水、行云布雨,就把行雨的职责附加在了它的身上。在自古蕉城,有很多位司雨的龙神,如县城南郊龙龙,金涵丈龙,洋中日龙,飞鸾云龙、溪龙,霍童龙,三都介溪台龙等等,都在当地享有声望。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并且受到家赐封的只有百丈龙

 

(网络

 

龙潭胜景

 

百丈龙潭,地处蕉城区西北部洋村,属金涵畲族乡管辖。这里群山环抱,竹木苍翠,风景绝佳。因为地处宁、罗交界,与罗源县中房镇满盾村毗邻,所以在蕉城和罗源的历代地方志中都有记载。“百丈龙潭”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三·地理类三·宁德县》:“金溪里…百丈漈龙潭(灌田数十项)②。”之所以取百丈为名,另据明弘治版《八闽通志》:“(龙潭)缘石攀藤而上,约百余丈乃至,因名。”何乔远《闽书》也记载:“(百丈龙潭)潭高百丈,缘崖攀藤,仅到中井。”而记载最为详细的,当属乾隆版《宁德县志》及道光版《罗源县志》,罗源志还附有形胜图,刻划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百丈龙潭源自盾村来,有二溪交汇,一泻而下,如万马奔腾。上下共有三潭层叠,下为横潭,中为师公潭,以龙潭最高。

 

 

 

潭浑圆凹陷,形如太极,方圆足有二十米。正后方有一巨石,宛如屏风,高约百尺,因形如仙桃,故又称桃石。水从石峡下注,会经过桃石,直悬冲抵为二,如弥勒挂珠。据说潭水右流至溪,水质浑浊;左流至师公潭,水质清澈。“少雨,则绕瓶腰合抱,淙淙入潭;多雨,则澎湃喷激,从屏顶飞注师公潭。”③师公潭方圆约有四十米,潭上有石,平坦宽阔,“可容万马”。④ 下潭比师公潭更大,范围“不知几千百丈”⑤ 上潭险峻不可到,攀藤架梯,只能到达师公潭。两旁石壁横峙,秀挺云霄,“苍然绝无片土。”⑥龙潭飞珠溅玉,一泻而下,水流汇聚于悬崖深处,形成蜿蜒曲折的溪涧。沿着溪涧,随处可见五色斑斓,大小错杂之“龙石”。其形状或浑圆如鹅卵,或突兀似苍鹰,千姿百态,勾人遐想。溪水清澈见底,旧传不产鱼虾、萍藻。而今却盛产螺蛳与黄鳝,味道鲜美。

 

龙潭对面山势低,一带平川,当地人名曰“龙亭冈”。这里植被茂密,是观赏龙潭风光之最佳地带。旧时每逢丰水季节,站立于龙亭冈正视,对面山顶溪水倾注而下,地动山摇,浑如银河倒泻,白练悬空,瀑布水雾可以飞洒至龙亭冈,溅湿观者衣襟。龙亭冈因建有龙亭而得名。龙亭始建于南宋宝祐时期(1253~1258),由原任宁德主簿的丁大全创建。据乾隆《宁德县志》记载:“主簿丁大全,因旱,令人以银瓶乞水于百丈龙潭。取之,得瓦瓶归。大全疑之,复造银瓶,躬往投之,又得瓦瓶。大全祝曰:‘龙神有灵,若吾后当显贵,幸示灵异。潭中果露龙爪。”

 

 

宋宝祐六年(1256),丁大全如愿以偿地登上右丞相兼枢密使的显职,遂上奏朝廷,封百丈龙为龙王,并建造龙亭于此。岁久圮废。同治九年(1870)大旱,宁德四城乡父老在知县黄国培带领下,莅龙潭祈雨,雨随祷下,立“灵昭昭也”石碑于龙亭旧址。石碑今仍完整保存。2009年5月8日,为发展乡村旅游,恢复历史名胜,金涵乡菰洋百丈村全体村民历经三个多月努力,使龙亭重新恢复落成。为当地的乡村游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龙潭祈雨

 

古时候每逢久旱不雨,宁德、罗源两县官方以及民间都要到百丈潭举行“祈雨”仪式。这种仪式视其规模大小,几乎每年都有。其中以知县祈雨最为高等,也最为隆重,多数出现在辖境受灾比较严重的年份。试举知县祈雨为例。

 

祈雨前几日,县衙门会张贴告示,通知各乡董事斋戒,并设祭于乡里神庙社坛,严禁各种污秽物品暴露天日,所谓污秽物,其实就是农夫所挑之粪便,妇女之衣裤,日常垃圾等等。乡绅耆老斋戒三日后,早早沐浴更衣,而后集中县城,听候调遣。辰时祈雨队伍正式出发,一路鸣锣开道,黄旗掩映,率队的除了知县,有的时候还会有典史、县丞、主簿,以及武官游击、守备随行,个个衣冠整齐,面容严肃,一改往日作风,步行前往。后面数以百计的乡绅耆老,身穿白色苎布长衫,手持明香,顶着烈日,不准持扇张盖,紧紧跟随。县城往百丈龙潭的道路有两条,一条由白鹤岭官道上去,经湾亭,再翻越界首岭,先到佳溪(属罗源县管辖)宝胜寺,而后到达龙潭;另一条由金涵蔡洋岭,经浮坪、油行、菰洋,直至龙亭冈。

 

 

 

一般都是走洋岭这条道路。进入菰洋村地界时,祈雨队伍要停止脚步,改为三步一跪,大声呼喊:“救啊!龙王”、“救啊!龙王。”这种做法称为“礼龙”,目的是为了引起龙王的注意与怜悯,以达到预期目的。到达龙潭后,知县一方面要派人到不远处的宝胜寺借木梯,这副木梯很长,是祈雨专用的。同时还要在师公潭旁边山石上摆起祭桌,布置供品,由法师诵经焚疏,祈祷龙神。而后还要掷珓杯(俗称“问杯”),求得龙神许可。祈雨投瓶的人员一般为二到三人,由地方公认的孝子或者当地惯走山路的壮年(花重金聘请)担任。投瓶人员顺着架在石壁上的木梯,攀爬前行。

 

壁上光滑无比,所谓的“路”只是一条石缝,必须加倍小心才能通过。石缝大概离龙潭还有一两米的地方,最为艰险,投瓶人员只能背部紧贴石壁,挪步前行。下视者无不为他们捏了一把汗,个个默祝龙王保佑,希望众人能够顺利到达。投瓶人员到达龙潭边沿,这才可以放松心情。龙潭边沿狭窄,自然形成一个约五、六十公分宽的座位,如果两人平排而坐稍觉宽敞,如坐三人会觉得拥挤。座位前方凸出一块巨头石,可供蹬足。投瓶人员坐稳以后,即可开始“投瓶”。

 

 

 

投瓶所用的龙瓶十分讲究,事先要称好重量,并以“香亭”迎送。龙瓶用银或锡打造,瓶口密封,以油纸包裹,外面还要涂蜡,十分密封。投瓶人员给瓶口系上红头绳(据说长一百丈)后,必须将龙瓶投掷到蹬足石下方,否则会因两边水流湍急,不能顺利完成。龙瓶坠入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龙潭后,投瓶人员会将红头绳徐徐放开,由于潭水翻腾,红头绳大部分都漂浮于水面。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龙瓶会自动浮出。这时的龙瓶上会附着小鱼或小虾,名为“鱼交瓶”、“虾交瓶” (一说鱼交瓶有雨,虾交瓶无雨)。道光版《罗源县志》对“交瓶”的记载与此略有不同:

 

“凡祈雨请龙,制锡瓶二,封口无缝,系绳坠下。小(少)顷,一瓶浮出,中有水,不知从何而入,谓之‘交湫’。雨可立待。雨后还瓶于水,谓之‘还湫’。若瓶中无水者不雨,常以为验。”

 

 

 

瓶人员顺原路返回以后,将龙瓶交还法师,道士仔细询问“交瓶”情况,并摇动瓶子,听瓶内是否有水声(可以预测雨量大小),如果有以上这些“应验”,则表示龙王已同意下雨。最后,法师诵经送龙神归位,并焚化元宝,以示答谢。祈雨队伍欢呼雀跃,顺利回城。据说回家路上就会有倾盆大雨,祈雨人员很高兴得成为了落汤鸡。回城之后,演戏三天,以示答谢。雨过天晴,还要将龙瓶水送回龙潭。祈雨时如果问杯三次,龙神都没有“许可”,就要重新斋戒,到更远更高的地方去“礼龙”。

 

……

 

民间传说

 

 

(网络

 

乾隆版《宁德县志》卷十《拾遗志》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隆庚寅,夏旱六十余日,禾苗槁死。游击福兴素忧民忧,竭诚斋戒。同邑令刘若鹏祷雨于百丈龙潭。至则烈日炎蒸,自辰至午,天无纤云。遂命操瓶者攀缘而上,以绳系瓶,掷潭中,数次尚未交瓶投空瓶于潭,缄其口,其中忽有水,则谓之交瓶,盖方言也。二公伫望良久,从者日曝难堪,刘令意亦稍懈,问曰:“果有灵乎?”时诸生崔宗衍与从,为陈丁大全故事,刘亦未之深信。俄而,果有交瓶之事。方整衣拜谢,陡闻雷声当空一震,黑云矗起,风雨骤至。众骇然,冒雨走至菰洋,依旧云销雨霁。操瓶人以二瓶送验,一瓶摇之无物,一瓶琅然有声。此琅然者,所谓交瓶是也。晡后大雨淋漓,自宵达旦,枯槁回春。龙固有灵,亦福公积诚所感云。”

 

县刘若鹏是个思想有些固执的地方官员,在百丈祈雨“有求必应”后,思想发生了转变。当然地方志在颂扬龙神的同时,也没忘了替福游击脸上贴金。

 

 

百年来,百丈龙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礼龙”队伍,但并非事事皆如人愿,他们中有的心满意足,欢天喜地。也有的垂头丧气,讪讪而回。清代有一位姓蔡的知县,上任时恰遇天旱不雨,心急如焚,率乡绅前往龙潭“礼龙”,结果无功而返。一有些人作了一首“白字诗”捉弄蔡知县:“蔡(菜)猪要吃糠,祈雨四人扛。去时云遮日,转来露露光。”贴在了县衙门口,以示戏弄。蔡知县阅后,大为恼火,当即也挥笔题了四句:“百姓你莫癫,本县不是仙。旱天求得雨,高山可种田。”作为回敬。 

 

 

 

(网络)

 

说起百丈潭的祈雨,那绝对是一趟差事。炎炎夏日,铄石流金,祈雨的乡绅耆老(多数是老年人),顺着崎岖的山路,步一叩,哀声遍野,真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有这么一年,一位古稀老人在祈雨途中,口渴难耐,心想,如果此时能有一碗白糖稀饭(俗称“糖糜粥”)解渴该多好!想着想着,口中呼喊的“救啊!龙王。”也错喊为“救啊!糖糜粥。”从此,“救啊!糖糜粥。”这句话就成为了民间的一个小笑话。然而,这个真实故事的背后,却始终带着一丝苦涩与无奈。

 

源民间传说,百丈龙王是罗源泥田人的外甥。有一年遇旱,宁德知县亲自去祈雨,结果很是灵验。为此,知县想求见真龙,龙王露出一爪(一说露出白项,故又称“白项龙王”),知县大喜过望,奏明皇帝,皇帝敕封之为“永镇珍珠潭行雨龙王”,从此再也没有搬家。故事荒诞百出,究其根源大致际取材于地方志中对丁大全的记载。

 

关于百丈龙王的来历,城、源民间说法一, 据笔者搜集了解,大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与屏南黛溪惠泽龙的来历极为相似,民间传说百丈龙原籍罗源方厝塘,曾在中房宝胜寺任长工,误吞龙珠后化为龙身,先后在湖上楼、溪门、龙港、满盾栖息过,由于人为污染等原因,最后迁移至百丈龙潭。为了防止污水再次玷污龙穴,龙王将百丈龙潭上流水源分为两股,一股干净的流入潭中,另一股肮脏之水则远远流入溪谷之中。另一种说法,百丈龙原先居住在四都(今金涵乡一带)竹林潭,与潭边竹林寺主持高僧斗法失败后,改邪归正,迁徙至百丈潭的。

 

①:四灵指龙、凤、麟、龟。

②:数十项,项疑为顷之误。

③④⑤⑥:道光版《新修罗源县志·卷四·山川志下》。

⑦:1990年11月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罗源县分卷》。

 

·End·

责任编辑:林翠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