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教育新闻摘选
01
人脸识别进校园,如何保护孩子的生物数据?

近来,一起发生在广东梅州市梅江区联合中学的“智能人脸识别”应用争议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该事件涉及学校是否应强制或鼓励学生使用人脸识别服务,以及向学生家长收取服务费是否合理等问题,引发众多不同观点。
随后,当地教育局就此事进行了调查和解释,明确学校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初衷是增强校园安全管理,家长可自愿选择购买“智慧校园”平台所提供的短信通知等服务,但不购买服务也不会影响学生进出校园和宿舍。同时,教育局责令学校全额退费并进行整顿。
02
“世界教师日”教科文组织呼吁缓解师资短缺

10月5日是“世界教师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需增加4400万名教师,才能实现于2030年在全球普及中小学教育这一目标。教科文组织提出7项建议措施,以提升教师地位,缓解全球师资短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6年估算的全球教师缺口为6900万人。该组织近日发布的新报告则显示,目前全球教师缺口为4400万人。尽管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无法满足全球教育需求。
03
年轻人涌向老年大学:“真的被卷了”!

今年,北京地坛书市里设置的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招生点位在社交媒体上意外出圈,许多年轻人慕名前去。眼下正是秋季学期的招生热季,老年大学的课程在互联网上火了,许多年轻的面孔开始出现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
04
河北: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可参与课后服务

日前,河北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印发《河北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提出,体育类、科技类和文化艺术类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经遴选合格,可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课后服务。
05
教育部确定43个国家级职校校长培训基地

为提升职业学校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教育部对“十三五”时期以来各类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进行调整,并通过遴选共确定43个基地为2023—2025年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对名单予以公布。
06
北京发布中考新政策

9月26日,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
07
教育部:对“预制菜进校园”持审慎态度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近期,一些地方“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就“预制菜进校园”采访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十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广大家长期望孩子在学校吃得既绿色安全又营养健康。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01
人脸识别进校园,如何保护孩子的生物数据?

近来,一起发生在广东梅州市梅江区联合中学的“智能人脸识别”应用争议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该事件涉及学校是否应强制或鼓励学生使用人脸识别服务,以及向学生家长收取服务费是否合理等问题,引发众多不同观点。
随后,当地教育局就此事进行了调查和解释,明确学校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的初衷是增强校园安全管理,家长可自愿选择购买“智慧校园”平台所提供的短信通知等服务,但不购买服务也不会影响学生进出校园和宿舍。同时,教育局责令学校全额退费并进行整顿。
02
“世界教师日”教科文组织呼吁缓解师资短缺

10月5日是“世界教师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需增加4400万名教师,才能实现于2030年在全球普及中小学教育这一目标。教科文组织提出7项建议措施,以提升教师地位,缓解全球师资短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6年估算的全球教师缺口为6900万人。该组织近日发布的新报告则显示,目前全球教师缺口为4400万人。尽管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无法满足全球教育需求。
03
年轻人涌向老年大学:“真的被卷了”!

今年,北京地坛书市里设置的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招生点位在社交媒体上意外出圈,许多年轻人慕名前去。眼下正是秋季学期的招生热季,老年大学的课程在互联网上火了,许多年轻的面孔开始出现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
04
河北: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可参与课后服务

日前,河北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印发《河北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提出,体育类、科技类和文化艺术类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经遴选合格,可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课后服务。
05
教育部确定43个国家级职校校长培训基地

为提升职业学校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教育部对“十三五”时期以来各类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进行调整,并通过遴选共确定43个基地为2023—2025年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对名单予以公布。
06
北京发布中考新政策

9月26日,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
07
教育部:对“预制菜进校园”持审慎态度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近期,一些地方“预制菜进校园”话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就“预制菜进校园”采访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十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广大家长期望孩子在学校吃得既绿色安全又营养健康。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 (2024-02-01)春节将至 学校温暖传递不停歇...
- (2024-01-05)“爱小梦”为您播报|孩子们的创意永远是你的
- (2024-01-03)“爱小梦”为您播报|今日这些校园资讯让您知
- (2023-12-30)周末来一波城区多彩校园资讯,看看你的学校活
- (2023-12-29)“爱小梦”图新闻|你要关注的这些学校资讯都
- (2023-12-28)“爱小梦”为您播报|看看这些学校都有哪些新
- (2023-12-27)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本周的新星-吴锦芳同学
- (2023-12-27)“一二三”...水果和蔬菜一起来比赛
- (2023-12-27)爱小梦:今日校园简讯七条,了解城区学校最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