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诵读 |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几万首唐诗,给中国人留下了最美妙的艺术盛筵。
唐诗美在哪?
美在李白笔下的思念: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美在王维笔下的秋天: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美在常建笔下的寺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赏 析>
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
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
唐诗之美,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想要了解唐诗之美就来看我们的唐诗微电影吧~
怨 情
李白
<原 文>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 文>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 (2022-05-13)书香校园 | 最是家乡那抹红
- (2022-06-22)书香校园 | 张心怡的《老师,您好》
- (2022-06-29)艺教在线 | 翰墨传书香 硬笔书法第十一讲
- (2022-07-09)艺教在线 | 翰墨传书香 硬笔书法第十二讲
- (2022-07-14)书香校园|期待花开——琪草瑶花
- (2022-08-09)悦读 | 卓荣歆:绽放女性的生命光辉
- (2022-09-19)书香校园 | 属于我的小幸福——卓荣歆
- (2022-10-08)书香校园 | 畲族少年的读书日记
- (2022-10-12)书香校园 | 陈承钫:那缕剪不断的校园炊烟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