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乡镇 > 虎贝镇 > 正文

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虎贝黄家村上榜!

2021-11-12 12:33:00 来源: 大梦蕉城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近日

农业农村部公布

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

宁德一批村镇入选

来看有没有你家乡

↓↓↓

 

图片

 

来看福建的入选名单

 

 
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福建)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铁观音)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东石镇檗谷村(胡萝卜)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漆篮)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沙县小吃)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桃源镇(蔬菜)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竹文化)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山麻鸭)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堡镇梧地村(象洞鸡)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点头镇(白茶)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柏洋乡董墩村(葡萄)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兰石村(枇杷)

 

   福建省漳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靖城镇郑店村(食用菌)

 
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福建)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星村镇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点头镇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太平镇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小溪镇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朋口镇

 
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福建)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上长治村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湘溪村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南江村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黄家村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相关链接>>>

黄家蒸笼:千年技艺传承,滋养一方百姓

 

蕉城虎贝有三宝:“蒸笼、老酒、水质好”。这里青山绿水美如画卷,平均海拔810米,是蕉城海拔最高的乡镇,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酒香和“笼”的传人。

 

图片

 

走进海拔800多米的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黄家村,成片的柳杉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如梦似幻。千百年来,这些柳杉滋养着当地的木器工匠人,其中尤以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发展最为兴盛。

 

相传,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由黄一府始创于北宋年间。至清乾隆时期,匠人能制作包括蒸笼在内的碗、杯、盘、盒、盏、碟、瓶、壶等日常器具。这些柳杉制品可随物赋形、争奇斗艳,不仅产品成为贡品,手艺也传播到福州、南平、广东、台湾等地。

 

图片

图源:新福建客户端

 

黄家蒸笼的制作需经过原材料切割加工、盘制腰箍、盘制上下墩、盘制底座(即水座或下包)、盘制笼盖、插徛板、制底屉等80多道大小工序。看似简单容易,实则繁难精湛,最关键的是要将各部件一一对接,吻合密缝才算合格。一名师傅得花整工两日,方可制出一只。制作时,师傅们需根据不同器物赋予腰箍不同的形状,就像在创造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使之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经久耐用。

 

小小蒸笼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基因,让今天的使用者能够近距离感受古老手工技艺的迷人魅力。2009年,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7月,黄家蒸笼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4年7月,虎贝镇获得“中国传统蒸笼手工艺传承基地”称号。

 

在当地,黄家蒸笼制作工艺世代相传,历久弥新,迄今仍是群众重要的谋生和就业手段。在黄家村中穿行,家家户户敞开着的大门内,均坐着几名正在制作蒸笼的村民。40岁的村民黄之智说,他在黄家蒸笼专业合作社工作已有三年,年收入3万多元。村民陈秀云告诉记者,自己手工制作的蒸笼腰箍等零部件,按每个5至10元不等的价格,以计件方式供给黄家蒸笼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后续加工。

 

图片

黄家蒸笼  池惟强 摄

 

介绍,黄家蒸笼带来的效益已辐射到黄家村及附近村庄2000多户家庭,很多富余劳动力得益于此,不用外出打工,反过来也使得黄家蒸笼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现代社会,如何在坚持手工艺传承的基础上,打响黄家蒸笼品牌知名度,使技艺得到更好的发展?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第29代传人黄北贯给出了他的答案:“秉承黄家蒸笼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创新工艺,确保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06年至今,黄北贯父子对传统工艺进行了积极创新,提高某些工序的生产效率,研发出具有易熟保温、透气不馊、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等优点的蒸笼,开创环保竹木蒸笼、餐具等系列新产品,使黄家蒸笼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从业人员2万余人,2020年产值达到1.85亿元。

 

图片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黄家蒸笼”这一活态非遗项目,蕉城区和虎贝镇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成立了黄家蒸笼行业协会,整合产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创推“黄家蒸笼”品牌。2020年,区、镇两级政府还提出了“五年保护计划”,每年投入一定资金,针对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的各个层次和环节,从老艺人到技艺、从原料到产品,开展原生态的保护。
 
综合来源:福建日报、宁德电视台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