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见蕉城丨蕉城大岭“游白蛇”:散落乡间的民俗遗珠
大梦蕉城(褚子强 林丽希)每年元宵佳节,蕉城区石后乡大岭村的村道中,总会出现100多米由晶莹透亮灯笼组成的长蛇在尽情翻舞。上百名村民在周边群众的呐喊助威声中卖力摇动着白蛇灯,在各种烟花、爆竹的映衬下,只见长蛇时而蜿蜒回旋,时而摇首摆尾,倘若站在高远处眺望,不见人影只见蛇舞,场面甚是壮观。这一习俗被当地人称为“游白蛇”,一直传承数百年,从未断绝。





“大岭村的‘白蛇灯’习俗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该习俗由陈靖姑事迹、故事演绎而来,可以说是陈靖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而迎白蛇灯则是传播陈靖姑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也蕴含着乡民扶正祛邪,抑恶扬善,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大岭村党支部书记黄银义称,自明代起,大岭村就开始在该村黄氏宗祠供奉陈靖姑神像及其神位,从那时起该村就于每年正月十五之夜迎陈靖姑神像兼迎白蛇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该活动与信仰已在大岭村黄氏宗祠及黄氏家族延数百年,经久不衰。
在‘白蛇灯’现场,全村男女老幼全体出动,附近村民也蜂拥而至,竞相观看。此时,连发三声土铳,前面鸣锣开道,鼓乐齐奏,在两个走马灯和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牌灯的指引下,百余村民撑着百米长的蛇灯便开始游迎。另有数十名村民抬着陈靖姑神像在蛇灯之后缓缓游迎。
而“游白蛇”活动持续近2个小时,伴随着锣鼓的声音,村民抬着“白蛇”绕全村游行一圈,最后回到祖厅。





村民黄德尧告诉记者,“游白蛇”讲究的是村民们的团结协作。“白蛇”是由50节的活动“蛇身”串联而成,长达150米,需要50多名村民的相互配合才能动的起来。用竹子编成灯笼形状,外面糊上白纸,将这些灯笼固定在3米多长的木板上做成“蛇身”,以前灯笼里面是点蜡烛,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改成了LED灯。
“‘游白蛇’看起来挺简单,其实这里面还有不少门道呢!我们这里的村民从小就接触这项习俗,并跟随父辈的脚步练习,因此,也掌握了这项习俗的表演,虽然只是两个小时左右的表演,但是他们可能已经练习了很长时间。”大岭村支部书记黄银义说。
村民黄德尧则表示游迎“白蛇灯”是祖先留下的瑰宝,我们希望让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继续传承延续下去,保留乡愁,也让村子的乡土气息更浓。相信以后活动一定会越办越好。

“大岭村‘游白蛇’习俗犹如一颗散落在乡间的民俗遗珠,制作模式以及这一民俗活动极为罕见,闽东以外地区尚未发现此制作模式和风俗,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较高的观赏性,我们正着手为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希望这一习俗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大岭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彭盛飘表示。


“游白蛇”闹元宵
历史延传数百年





奇特习俗世罕见
民俗遗珠得传承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 (2024-03-01)速来围观!上竹洋村致富有新“蜜”方
- (2024-06-27)奏响致富“椒”响乐!这里200亩工业辣椒即将
- (2024-07-03)重点项目赶超年 | “美颜”又提质!这个乡
- (2024-08-17)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区委宣讲团
- (2024-11-06)看大戏 吃村宴!这个冬日,上竹洋邀您重拾乡
- (2024-12-04)志愿行动暖人心!这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芹后村
- (2024-12-26)重点项目赶超年 | 石后锂电工业园最新进展
- (2025-02-01)“乡”聚甚欢!蕉城这场“村晚”好戏连台
- (2025-02-11)一秒圈粉!蕉城这片樱花,开了!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