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讯 > 其他 > 正文

寻找老工艺の流走在指尖的修行

2016-08-29 16:44:55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 汤少贵

 

……

佛雕艺术,

一门抚慰心灵的艺术

极致的佛雕艺术

不仅要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佛的神韵

更要能在无形之间传递佛的思想

这是闽东佛雕艺人

“造神”“塑佛”理念

……

 

 

    看着寺院中繁复得无以复加的精美佛雕,甚至是经常出现的再普通不过的贡桌、藏柜,经常在想这些看似精美的背后不知是现代生活中流水线造就出来的毫无生命感地复制,还是谁在背后默默成就了这一切?

 

    代代相传 走上成“佛”之路 

 

 

    走进蕉城区下尾街,便可闻到一股淡雅的樟木香,寻味而行,很快找到了“鼎艺雕刻”。店内摆放一尊尊色彩斑斓、神态各异的木雕神像——有威风凛凛的关公、法相庄严的菩萨、慈眉善目的土地爷特别引人注意……

 

 

    据该店佛雕传人29岁的林晖介绍,他从事这神像雕塑已经有13年了,16岁时就学会了手工雕塑。当年,他的先祖有一些是工匠,且大多都是从事神像雕塑业的。由于受到家中祖传佛像的启迪,林晖就立志拜师学习神像雕塑。

 

 

    “神像雕塑一定要立足传统,但光学习传统是不够的。走进传统,还要走出传统,”由于在祖辈学习到的是传统简单的窗花、案花等雕刻,并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后来,林晖又到泉州、莆田一代雕刻艺人及民间妆佛师傅请教学习油漆、雕刻,等等基本上掌握了一整套木雕技术。凭借娴熟的雕刻技术,五年前,林晖创办了“鼎艺雕刻厂”,并开始潜心研究佛雕工艺。

 

 

    如今林晖能塑造各类佛像、佛事器具,佛龛。“雕得最多的还是佛雕,我区佛教文化兴盛,而佛雕又是佛教文化的生动体现和传承,佛雕分道教造像、佛教造像、神教造像……”林晖将拿手绝活娓娓道来。在没有样品及图纸的情况下,林晖也能根据客户要求塑造各类佛像。从释迦摩尼到观世音,从四大天王到十八罗汉,林晖将“大千世界”演绎得栩栩如生,他雕刻的佛像造型古朴生动,线条圆润流畅,贴金描花颇有庄严、圆满的神味。

 

    一尊佛雕 金雕细刻几轮回

 

    脚下踩在铺满木屑的佛雕坊,碎屑随风飘散,很难想到这里就是缔造了无数精美佛柜和藏桌的诞生地。佛雕师席地而坐,在同样木屑横飞、嘈杂的环境里静心地制作着手中的木雕。

 

 

 

    “一尊佛像的塑成须经选材、设计、修坯,反复磨光、粉土、上漆线、安金、上色等程序……”佛像雕刻制作工序精细而复杂,且对每道工序都有与之相应的严格要求,选料是佛像雕刻的第一步,樟木是其首选。林晖介说:“佛雕用料多取材有香味、不易腐蚀的香樟木,也有用些楠木、檀香等上好木料,雕刻出的佛像因其供奉场所不同而门类繁多、形态各异。”

 

 

    “佛雕分为硬身佛雕和软身佛雕两种。硬身佛雕即是连佛所穿戴的服饰都通过雕刻体现出来;软身佛雕则是重在雕刻头部,配以可活动的木制四肢,再穿上定制的服饰即可。”林晖介绍,做木雕的工序很复杂,不仅要用刻刀一刀刀刻画出雕像的雏形,还要用不同的刻刀刻雕像的不同部位。刻出形状后,还要用磨砂纸刷木头,并用绵纸包住木头。然后再将木头刷平整,晒干木头后,再进行喷漆,上金箔油,上色,画脸等等。

 

 

    在雕刻坊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雕刻工具,钻子、锯子、凿子、榔头……件件工具林晖都如数家珍。“别看它们长得差不多,仔细看就能发现这些雕刻刀的弧度、宽度都不一样,功能也大不相同,少一把都不行。”林晖边介绍边示范,“圆头的用来凿外部;三角的用来勾眼睛;平头的用在平的地方;斜的用来凿其他工具凿不到的地方。”。

 

    打破传统 传承濒危艺种

 

 

    “佛雕技术要求高,雕刻过程很辛苦也很累,学习技艺的周期时间长,很多同龄的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意学,正因如此,我更要将这种特殊手艺传承下来。”在林晖看来,雕工手艺跟走钢丝一样,从两三米高走过去的人多,但如果从几十米高走过去,人就会少之又少。他说,要想雕得好,就得学会和艺术对话,雕刻的前提是要爱好、也要耐得住寂寞,因为雕刻一个普通的作品,一进工雕刻室就得几十天。

 

 

    林晖一边做着手中的活一边认真地介绍着,“制作佛雕最为关键也最为困难的步骤是打坯,一尊佛的粗形和细削是最难的,要花费很多时间。因为是纯手工雕刻完成的,所以要雕塑好一个作品一定要全神贯注,要不然一个好的作品可能因为一个环节不细心就废了。”

 

 

 

    “以前家传手艺都不外传,多一个人会,也就意味着多一个竞争对手,然而现在不一样,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存在着后继无人、市场狭小、竞争力低下等不同状况,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如再不打破一些传承的规矩,这门手艺就无法走得远”。过去家传手工艺一般恪守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然而此种情形在当代社会已被打破,现在“鼎艺雕刻”雇有许多工人,每个人负责着不同的步骤流程。

 

 

 

    林晖说,“祖辈叫我们,制作每一个作品时,都保持嫁女儿的心态,那效果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传统的手艺不能丢,一定要把它继续传承下去。”

 

 

·End·

 

责任编辑:林翠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