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人物 > 正文

陈爱玲:做守信教师 育诚信学生

2014-09-25 15:44:30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人物档案:

  陈爱玲,出生于1975年,1997年毕业于宁德师范专科学校,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现从教18年整。在从事教育工作的18年中,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先后被评为区优秀辅导员、区、镇、校级优秀教师,荣获蕉城区2014年度中小学“诚信教师”称号。现任教宁德蕉城中学语文老师。

 

  “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这是蕉城中学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陈爱玲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凭着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执着,陈爱玲参加工作18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深得学生们的喜爱。“通理先通心,以感动为先导教育,把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而被接受,思想工作也就水到渠成。”陈爱玲说。

 

  管理一个拥有54名学生的班级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作为班主任,陈爱玲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师生间建立起彼此诚信的桥梁十分重要,严爱相济,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同时她也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信任与宽容,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陈老师总是对我们温柔以待,为了我们倾注了很多心血。”说起陈爱玲,学生们给的最多评价就是“温柔得刚刚好”, “只要状态不对,老师总能细心留意到,及时找我们谈心,也经常鼓励后进者。聊完天后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老师像极了知心姐姐,还教导我们要做诚信学生。”陈燕敏是陈爱玲班里的一名学生,从初一到初三,陈爱玲一直担任她的班主任。“老师知道我体育不大好,经常关心我。记得有次在跑步的时候偶遇正在散步的老师,她说明年我就要中考了,一定要加强锻炼,保护好自己的‘革命本钱’。” 教学之余,亦师亦友,陈爱玲常常用柔情化解学生们的成长困惑。

 

  要建立起师生间的诚信桥梁,教师要率先树立起自己的人格魅力。陈爱玲任教的初三(1)班是毕业班,为了缓解学生们的升学压力,她经常创新自己的课堂形式,在课堂上办起小型朗诵和小型演讲比赛,还鼓励学生多方位发展。“除了教授知识,还有做人道理,陈老师以身作则,每次爱心捐款,总是首当其冲,带头捐款。”学生杨帆说。陈爱玲带过的班级中曾经有位学生脊椎患了严重疾病,坐姿和走路都是歪的。为了帮助家境困难的患病学生,陈爱玲慷慨解囊,带动自己班级里的学生乃至全校师生一起为这位学生捐款,甚至有些家长亲自将爱心款送到学校,最后爱心满满的捐款帮助患病学生渡过了这段艰难的日子。

 

  “陈老师一直以来都在前线教学,也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她所带的班级,成绩一般都在年段的前列。因为常年做家访,她对本班学生了解透彻,是个懂学生的好老师。”蕉城中学政教处主任兼语文老师蔡道兴说。

 

  “一个学生只是一个班级的五十分之一,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在陈爱玲看来,学生们都是平等的,应施以博爱教学。十多年来,她一直用诚信教学面对同事、家长、学生,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小事中却透着点点感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